合并财务报表抵消

2024-05-19 10:37

1. 合并财务报表抵消

合并报表就是将母子公司视作一个整体来进行的。合二为一或者合多为一,原本独立会计主体的各项交易和确认的往来、损益、资产、负债,在视作一个整体的情况下,是要抵消的。
你将各种业务理解为一个“凸”和一个“凹”就好办了。例如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收益,有利益流入,站在母公司这个单体角度说的,相当于“凸”;对应的子公司需要给母公司实现投资收益,有利益流出,则相当于“凹”。
现在二者视作一个整体进行披露财务信息,“凸”和“凹”就要合并为“口”,原来多出的和缺少的,就是抵消了。

合并财务报表抵消

2. 合并财务报表抵消的问题

需要抵消,B公司对A公司的17%股权投资作为库存股列示。

3. 关于合并财务报表的抵消问题

借 未分配利润--年初 150000贷 固定资产---原价 150000这个期初销售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750000*20%2) 借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45000贷 未分配利润--年初 45000这上是2005.06-2006.12累计多提的折旧转未分配利润年初750000\5*1.5*20%)借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30000贷 管理费用 30000 这个是要冲减本期多计提的折理750000\5*20%

关于合并财务报表的抵消问题

4. 合并报表有哪些科目需要抵消

对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调整分录)。
 
 (1)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对于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如果不存在与母公司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不一致的情况,则不需要对该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2)属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对于属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除了存在与母公司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不一致的情况,需要对该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外,还应当根据母公司为该子公司设置的备查簿的记录,以记录的该子公司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等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为基础,通过编制调整分录,对该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以使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反映为在购买日公允价值基础上确定的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在本期资产负债表日的金额。第一年①将子公司的账面价值调整为公允价值,
 
 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
 
 贷:资本公积 ;
 
 ②计提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等,
 
 借:管理费用,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累计摊销等;第二年 ,
 
 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贷:资本公积,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累计摊销等,
 
 借:管理费用,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累计摊销等   
 
 2.将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调整为权益法(调整分录),按照权益法调整为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合并工作底稿中应编制的调整分录为:,
 
 (1)第一年,
 
 ①对于应享有子公司当期实现净利润的份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投资收益,
 
 借:提取盈余公积 ,
 
 贷:盈余公积,按照应承担子公司当期发生的亏损份额,做相反分录。
 
 对于第2笔调整盈余公积的分录,教材上没有提及,但在连续编制的情况下,教材中调整了盈余公积,因此在当年应该也是要调整的。
 
 ②对于当期子公司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
 
 借:投资收益 ,
 
 贷:长期股权投资,
 
 借:盈余公积,
 
 贷:提取盈余公积 ;
 
 ③对于子公司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按母公司应享有或应承担的份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资本公积,
 
 (2)第二年,
 
 ①对于应享有子公司上期实现净利润及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的份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盈余公积-年初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②对于当期子公司实现净利润、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中母公司享有或承担的份额的处理与上年类似,
 
 ③对于子公司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按母公司应享有或应承担的份额做与上年类似的处理 
 
 3.编制合并报表时应抵销的项目(抵销分录),
 
 (1)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抵销。
 
 借:实收资本(股本)(子公司) ,资本公积-年初(子公司)-本年(子公司) ,盈余公积-年初(子公司),-本年(子公司),
 
 未分配利润-年末(子公司) ,商誉(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大于享有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母公司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少数股东权益(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少数股东持股比例),
 
 营业外收入(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小于享有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
 
 (2)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前持有对方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的抵销处理。
 
 借:投资收益(子公司的净利润*母公司持股比例),
 
 少数股东权益(子公司的净利润*少数股东持股比例),
 
 未分配利润-年初(子公司年初未分配利润),
 
 贷:提取盈余公积(子公司当年提取的盈余公积),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子公司当年宣告股利),
 
 未分配利润-年末(子公司),
 
 (3)内部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的抵销
 
  ①初次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的抵销处理,
 
 借:应付账款,
 
 贷:应收账款,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②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的抵销处理。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借:应付账款,
 
 贷:应收账款,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或: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预付账款与预收账款等的抵销,比照上述方法处理。
 
 对于其他内部债权债务项目的抵销,应当比照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的相关规定处理。,
 
 (4)应付债券与持有至到期投资等金融资产的抵销。,
 
 借:应付债券(期末摊余成本)财务费用(借方差额),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期末摊余成本)投资收益(贷方差额),
 
 借:投资收益(期末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贷:财务费用,
 
 借:应付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贷:应收利息 。
 
 (5)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 
 
 ①当期内部购进商品的抵销处理。
 
 借:营业收入,
 
 贷:营业成本,
 
 借:营业成本 ,
 
 贷:存货,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
 
 ②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的抵销处理。,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营业成本,
 
 借:营业收入,
 
 贷:营业成本,
 
 借:营业成本,
 
 贷:存货,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或做相反的抵销分录。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
 
 (6)固定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
 
 ①当期内部交易的管理用固定资产(假设销售方作为商品出售)的抵销处理。
 
 借:营业收入,
 
 贷:营业成本,固定资产-原价,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
 
 贷:管理费用;当期内部交易的管理用固定资产(假设销售方作为固定资产出售)的抵销处理:
 
 借:营业外收入,
 
 贷:固定资产-原价,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贷:管理费用。(拓展)当期内部交易的管理用无形资产(假设销售方作为无形资产出售)的抵销处理:
 
 借:营业外收入,
 
 贷:无形资产-原价,
 
 借: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贷:管理费用;
 
 ②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的抵销处理。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固定资产-原价,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贷:管理费用;
 
 ③内部交易管理用固定资产使用期限未满提前进行清理时的抵销处理。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贷: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借: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借: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贷:管理费用。

5. 合并报表中如何抵消内部交易

合并报表中抵消内部交易分以下几种情况:
1、内部交易的购买方当期全部实现对外销售,此时梳理清楚合并前母公司与子公司发生内部交易时的业务处理,分析母公司、子公司第二笔分录业务属于对外交易,不能抵销。所以,合并之后只能将内部销售收入和内部销售成本予以抵销。
2、内部交易的购买方当期全部未实现对外销售,此时首先梳理合并前母子公司的交易,然后用整个集团视角分析,实际上只是商品存放地点发生变动,并没有真正实现对企业集团外的销售。
因此,合并时应当将销售企业已经确认的内部销售收入和内部销售成本予以抵销。同时,购买企业的个别资产负债表中存货的价值包含销售企业实现的销售毛利即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也应予以抵销。
3、内部交易的购买方当期部分实现对外销售部分未实现销售形成期末存货,此时:
(1)对于实现销售部分按照上述第一种情况处理,而未实现销售部分按照上述第二种情况处理。
(2)按照上述第二种情况处理。即首先找出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再找出当期销售收入,其差额就是销售成本。抵销分录归纳为:借记“主营业务收入”(内部销售收入,是当期的收入),贷记“存货”(期末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主营业务成本”(两者差额是销售成本)。

扩展资料
内部交易核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1、定义区分。
必须注意的是,内部交易仅仅是发生在一个机构单位内的经济活动。至于在一个机构部门或一个国家内,发生在机构单位或机构部门之间的经济活动不能称为内部交易,前者是通常所认为的一般性交易,后者是不同部门之间的交易。
2、虚拟交易。
从某种角度来看,内部交易是一种“有实无名”的交易,即确实存在这种经济活动,但未发生在机构单位之间。
尽管内部交易只涉及到一个机构单位,但该单位往往具有两种身份,如生产者与消费者(自产自用)、生产者与投资者(自制设备)、所有者与使用者(固定资本消耗)等,这意味着可将单主体的内部交易转化为发生在双重身份之间的一般性“交易”,并在此基础上确认和记录流量。
3、范围确定。
在现实生活中,单位内部的经济活动种类繁多,且经常发生。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内部交易没有纳入核算范围,这些交易大都发生在住户部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内部交易

合并报表中如何抵消内部交易

6. 合并报表关联交易抵消

为了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交易的会计处理,2001年财政部发布了财会[2001]64号《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按照该文件的要求,上市公司通过向关联方出售资产、由关联方承担债务、由关联方承担费用、受托经营资产以及收取资金占用费等方式,获取的超过公允价格部分的利益不得确认为当期利润,而应作为资本公积处理。
如果上市公司与其母公司、子公司或同一母公司控制的其他公司发生了此类关联交易,在编制以上市公司为母公司或子公司的集团合并报表时,就会遇到如何抵销这部分交易的问题。通过笔者的研究,此类交易由于会计处理的特殊性使得抵销方法也与一般内部交易有所区别,而且对于不同关系的关联方以及不同种类的关联交易,抵销方法也不尽相同。
以下分别就上市公司与母公司、兄弟公司和子公司三种关系下的两种典型关联交易的抵销进行探讨。(注:以下讨论不提及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净资产以及母公司投资收益与子公司净利润等基本抵销分录。)
一、上市公司与其母公司发生关联交易,编制其母公司合并报表(略)假设S为上市公司,P为S的母公司,持有S60%的股份。
1.关联公司为上市公司承担费用
例1:P代S支付广告费1000,按照上述文件的规定,双方应做如下会计处理:P:借:营业外支出                      1000贷:银行存款                       1000S:借:营业费用                        1000贷:资本公积—关联交易差价         1000同时,由于S资本公积增加了1000,P还应做一笔权益法核算分录:借:长期股权投资—S                 600贷: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         600
编制以P为母公司的集团合并报表时,在正常抵销了P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与S的净资产净利润后,仍旧沉淀于集团合并报表中的与此项关联交易有关的项目有:
(1)营业外支出1000(来自于P);
(2)营业费用1000(来自于S);
(3)资本公积600(来自于P)。
显然,无论这笔广告费由谁来支付,对于整个集团而言均属于一项销售费用,因此第(2)项不应抵销。第(1)项与第(3)项都是由于集团内部交易而产生的项目,应该抵销,但两项的数额并不一致,应该这样抵销。
上市公司从这笔关联交易中获得1000的利益,虽然不能体现在利润表中,但还是以资本公积的形式增加了净资产,因此上市公司的少数股东所享有的权益会按照相应比例增加。上述营业外支出与资本公积之间的差额400实际上正是这笔超额利益中被少数股东享有的部分,已经包含在了合并报表的“少数股东权益”中。因此若要将营业外支出和资本公积全部抵销掉,就要做以下分录:
方法一:借:资本公积(P)            600借:少数股东权益(S)        400贷:营业外支出(P)         1000还有一种方法是保留少数股东权益和一部分营业外支出,仅把资本公积全部抵销:
方法二:借:资本公积(P)             600贷:营业外支出(P)          600
第一种方法将全部项目都抵销干净,相当于上市公司自己支付了这笔广告费。第二种方法则没有将交易内容完全抵销,剩余的影响用分录的形式可以表示为:借:营业外支出(P)             400贷:少数股东权益(S)          400
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内部交易所产生的利润应全额抵销,但并未明确指出抵销的利润是否应由集团股东和少数股东按比例分担。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由集团股东和少数股东按比例分摊这部分抵销,这样抵销的结果相当于该笔业务未曾发生过。
而国内的做法是由集团股东全部承担抵销额,不抵销少数股东损益和权益,这样处理的结果是,在内部交易产生正利润的情况下,抵销后合并净利润较之没有发生该笔交易反而有所减少(减少部分相当于少数股东应承担的抵销额)。
如果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应该采用第一种方法,将关联交易的影响抵销干净。但笔者认为,站在母公司P的股东角度看,当S不是P全资子公司时,这笔广告费由S支付还是由P代付是有区别的,由S自己支付则S的少数股东要按比例承担一部分(400),其余(600)由集团股东承担;而由P代付则等于全部费用(1000)由集团股东承担。第一种抵销方法不能体现这种差别,也没有客观反映少数股东所享有的权益,因此笔者更为倾向于第二种方法。
(以下讨论中只采用第二种方法。)
2.上市公司向关联公司销售商品
例2:S向P销售一批产品,价格为10000,成本为8000,公允价格为9000,假设该批产品当期全部未对外销售。双方会计处理如下(不考虑税项):S:借:银行存款                          1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9000贷:资本公积—关联交易差价           1000借:主营业务成本                        8000贷:存货                              8000P:借:存货                                10000贷:银行存款                          10000借:长期股权投资—S                     600贷: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           600关联交易抵销分录:借:主营业务收入(S)                  9000借:资本公积(P)                         600贷:主营业务成本(S)                  8000贷:存货(P)                             1600按上述方法抵销后,该笔内部存货销售业务对合并报表的影响体现为:借:存货(P)                     400贷:少数股东权益(S)          400(如采用第一种方法,只需做相反分录抵销上述影响即可。)这种影响可以理解为:S从P获得超额利益的40%被S的少数股东享有,因而此笔集团内部存货转移使得存货成本上升了400.
二、上市公司与其子公司发生关联交易,编制上市公司的合并报表(略)假设P为上市公司,S为P的子公司,P持有S 60%股份。
1.子公司代母公司承担费用
例3:S代P支付广告费1000,双方应做如下会计处理:S:借:营业外支出                     1000贷:银行存款                        1000P:借:营业费用                        1000贷:资本公积—关联交易差价   1000在编制P的合并报表时,应作如下抵销:借:资本公积(P)            1000贷:营业外支出(P)         1000按上述方法抵销后,这笔关联交易对合并报表的的影响体现为:借:少数股东权益(S)          400贷:少数股东损益 (S)         400(如采用第一种方法,只需做相反分录抵销上述影响即可。)
这种影响可以理解为:由于非全资子公司代母公司承担费用,使得该子公司的少数股东权益和损益减少。
2.母公司向子公司销售商品
例4:P向S销售一批产品,价格为10000,成本为8000,公允价格为9000,假设该批产品当期全部未对外销售。双方会计处理如下(不考虑税项):P:借:银行存款                         1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9000贷:资本公积—关联交易差价           1000借:主营业务成本                     8000贷:存货                          8000S:借:存货                 10000贷:银行存款            10000在编制P的合并报表时,应作如下抵销:借:主营业务收入(P)                  9000借:资本公积(P)                        1000贷:主营业务成本(P)                   8000贷:存货(S)                          2000
按上述方法抵销后,由于该批存货未实现对外销售,该笔关联交易对当期合并报表不存在影响,但会影响到对外销售期间的少数股东权益及损益。
三、上市公司与其母公司控制的其他公司之间发生关联交易,编制集团的合并报表(略)假设S1、S2同为P的子公司,其中S2为上市公司,P持有S1 60%的股份,持有S2 70%的股份。
1.兄弟公司为上市公司承担费用例5:S1代S2支付广告费1000,双方应做如下会计处理:S1:借:营业外支出             1000贷:银行存款                1000S2:借:营业费用                           1000贷:资本公积—关联交易差价      1000同时,P对S2权益法核算应做以下分录:借:长期股权投资—S2                700贷: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        700在编制P的合并报表时,应作如下抵销:借:资本公积(P)              700贷:营业外支出(S1)          700按上述方法抵销后,该笔关联交易对合并报表的的影响体现为:借:营业外支出(S1)         300借:少数股东权益(S1)      400贷:少数股东权益(S2)       300贷:少数股东损益(S1)       400(如采用第一种方法,只需做相反分录抵销上述影响即可。)
这种影响可以理解为由于P对S1、S2持股比例不同,相应地S1、S2少数股东所享有的权益比例也不同,因此站在集团母公司角度看,S1代为支付这笔费用与S2自己支付相比,少数股东所承担的数额并不相同,因此对母公司股东的影响也有区别。本例中利益由持股比例低的子公司流向持股比例高的子公司,使得合并报表的净利润和净资产增加了100.
2.上市公司向兄弟公司销售商品
例6:S2向S1销售一批产品,价格为10000,成本为8000,公允价格为9000,假设该批产品当期全部未对外销售。双方会计处理如下(不考虑税项):S2:借:银行存款                        1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9000贷: 资本公积—关联交易差价      1000借:主营业务成本                      8000贷:存货                            8000S1:借:存货                 10000贷:银行存款           10000同时,P对S2权益法核算应做以下分录:借:长期股权投资—S2                700贷: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        700在编制P的合并报表时,应作如下抵销:借:主营业务收入 (S2)            9000借:资本公积(P)                     700贷:主营业务成本(S2)             8000存货(S1)                         1700按上述方法抵销后,该笔内部存货销售业务对合并报表的影响体现为:借:存货(S1)                       300贷:少数股东权益(S2)           300(如采用第一种方法,只需做相反分录抵销上述影响即可。)
这种影响可以理解为:S2从S1获得的关联交易利益的30%被S2的集团外股东享有,因而此笔集团内部存货转移使得存货成本上升了300.
拓展资料:
合并报表(Consolidation of Accounting statement) :是指由母公司编制的包括所有控股子公司会计报表的有关数据的报表。该报表可向报表使用者提供公司集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也可以说,是以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组成会计主体,以控股公司和其子公司单独编制的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由控股公司编制的反映抵消集团内部往来账项后的集团合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 合并报表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损益表、合并现金流量表或合并财务状况变动表等。
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理论一般有三种理论可供遵循,即母公司理论、实体理论和当代理论;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即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实务中多采用经修正的当代理论。
随着少数股权在许多国家的普遍存在,相继带来在合并会计报表中对少数股权的处理问题,从而引起对合并范围及相关问题的不同理解,进而形成三种合并理论。
第一,母公司理论。按照母公司理论,在企业集团内的股东只包括母公司的股东,将子公司少数股东排除在外,看作是公司集团主体的外界债权人,以这个会计主体编制的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股东权益和合并损益表中的净利润仅指母公司拥有和所得部分,把合并会计报表看作是母公司会计报表的延伸和扩展。
第二,实体理论。按照实体理论,在企业集团内把所有的股东同等看待,不论是多数股东还是少数股东均作为该集团内的股东,并不过分强调控股公司股东的权益。采用这种理论编制的合并会计报表,能满足企业集团内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管理的需求。
第三,当代理论实际上是母公司理论与实体理论的混合,美国公认会计原则采纳了当代理论,所以它在美国实务中被广泛运用。
由于当代理论吸收了母公司理论和实体理论的一部分内容,缺乏内在一致性。它虽然避免了母公司理论在会计概念运用上的矛盾,但在合并净资产的计价上,仍然存在计价不一致的问题。

7. 合并报表内部交易抵消问题

合并财务报表中抵消分录如下:
借:营业收入    800
    贷:营业成本    800

借:营业成本    40
    贷:存货    40

这里抵消的存货是指期末结存存货中的未实现内部损益,也就是将丙公司结存存货调整到甲公司原账面价值。甲公司这部分未售出存货的账面价值为1.6*100=160(万元),而丙公司结存存货账面价值为2*100=200(万元),抵消存货200-160=40(万元)

合并报表内部交易抵消问题

8. 合并报表中如何抵消内部交易

合并报表中抵消内部交易分以下几种情况:
1、内部交易的购买方当期全部实现对外销售,此时梳理清楚合并前母公司与子公司发生内部交易时的业务处理,分析母公司、子公司第二笔分录业务属于对外交易,不能抵销。所以,合并之后只能将内部销售收入和内部销售成本予以抵销。
2、内部交易的购买方当期全部未实现对外销售,此时首先梳理合并前母子公司的交易,然后用整个集团视角分析,实际上只是商品存放地点发生变动,并没有真正实现对企业集团外的销售。
因此,合并时应当将销售企业已经确认的内部销售收入和内部销售成本予以抵销。同时,购买企业的个别资产负债表中存货的价值包含销售企业实现的销售毛利即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也应予以抵销。
3、内部交易的购买方当期部分实现对外销售部分未实现销售形成期末存货,此时:
(1)对于实现销售部分按照上述第一种情况处理,而未实现销售部分按照上述第二种情况处理。
(2)按照上述第二种情况处理。即首先找出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再找出当期销售收入,其差额就是销售成本。抵销分录归纳为:借记“主营业务收入”(内部销售收入,是当期的收入),贷记“存货”(期末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主营业务成本”(两者差额是销售成本)。

扩展资料
内部交易核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1、定义区分。
必须注意的是,内部交易仅仅是发生在一个机构单位内的经济活动。至于在一个机构部门或一个国家内,发生在机构单位或机构部门之间的经济活动不能称为内部交易,前者是通常所认为的一般性交易,后者是不同部门之间的交易。
2、虚拟交易。
从某种角度来看,内部交易是一种“有实无名”的交易,即确实存在这种经济活动,但未发生在机构单位之间。
尽管内部交易只涉及到一个机构单位,但该单位往往具有两种身份,如生产者与消费者(自产自用)、生产者与投资者(自制设备)、所有者与使用者(固定资本消耗)等,这意味着可将单主体的内部交易转化为发生在双重身份之间的一般性“交易”,并在此基础上确认和记录流量。
3、范围确定。
在现实生活中,单位内部的经济活动种类繁多,且经常发生。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内部交易没有纳入核算范围,这些交易大都发生在住户部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内部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