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的影响

2024-05-20 02:57

1. 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的影响

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的成立,引起海内外人士的普遍关注,已有不少社会贤达慷慨捐赠。从1994年起,根据捐赠者的意愿,该会增设了“少儿京剧发展专项基金”和“梅兰芳博士艺术发展专项基金”。该会成立以来,主办过两届“中国京剧之星推荐演出”,组织“中国少年京剧艺术团”多次赴澳门、香港、台湾及内地巡回演出,多次参与政府文化主管部门主办的中国京剧艺术节,主办“艺术院校京剧表演专业中青年教师教学交流展示”、向戏曲院校的优秀学员颁发“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奖学金”等活动。在联络海内外、境内外人士关注与支持京剧国粹的继承与发展,让京剧艺术走出去,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多年来为振兴京剧、繁荣京剧、培养京剧后继人才所做出的努力和成绩已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基金会欢迎社会各界人士与朋友继续给予基金会大力支持,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繁荣京剧做出贡献。

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的影响

2. 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的历史发展

中国京剧艺术基金成立于1992年11月23日。第一届会长是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

3. 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的业务范围

接收赞同该会宗旨的企事业单位、社团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人自愿捐赠的资金和实物;负责管理好和使用好各项捐赠的资金和实物;提供有利于振兴京剧的资助;主办或参与举办符合该会宗旨的有关活动。

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的业务范围

4. 中国国家京剧院的三代艺术家

四十多年来,中国国家京剧院成就了三代艺术家。第一代,以著名表演艺术家李少春、袁世海、叶盛兰、杜近芳、李和曾、叶盛章、张云溪、张春华、云燕铭、李宗义、雪艳琴、黄玉华、侯玉兰、孙盛武、李洪春、李盛藻、王玉让、景荣庆、李金泉、李慧芳、江新蓉、高玉倩、阎世善、李金鸿和以阿甲、马少波、李紫贵、郑亦秋、范钧宏、翁偶虹、吕瑞明、王颉竹、景孤血、樊放、戴英禄、邹忆青、刘吉典、关雅浓、张健民、赵金声、郭大有等为中坚力量的著名编导、艺术家、音乐、舞台美术专家等开创了善于继承,勇于革新,精于塑造人物形象的独特风格。第二代,以五、六十年代中国戏曲学校优秀毕业生为骨干,刘秀荣、杨秋玲、孙岳、刘长瑜、冯志孝、钱浩梁、李光、李维康、王晶华、吴钰璋、张曼玲、刘琪、寇春华、李欣、俞大陆、耿其昌、高牧坤、李岩、陈真治等与八十年代吸收的李世济、杨春霞、齐啸云等汇合成新的艺术力量,继续发扬剧院的优良传统,在创造历史人物和现代人物形象方面,进一步做出了卓越贡献,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第三代,选拔引进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中国戏曲学院毕业生及其他社会优秀人材,于魁智、李胜素、刁丽、张建国、张火丁、耿巧云、陈淑芳、李海燕、江其虎、赵永伟、李文林、袁慧琴、邓敏、宋小川等,都是一代京剧名家,是中国京剧事业的中坚力量。新生代主要力量包括:王璐、黄佳、郝仕鹏、徐孟珂、李博、张佳春、马力、孙亮、黄桦、张兰、潘月娇、刘魁魁、王立波、唐禾香、谭晓令、刘佳、徐莹、张浩洋、宋奕萱、陈静、郭瑶瑶、李阳鸣、周婧、高琛、杨磊、张兵、田永刚、马阿龙、王好强、王珏、金星、郭霄、付佳、吕耀瑶、胡滨、宋云飞、郭凡嘉、巩丽娟、王浩等。

5. 京剧杰出艺术家

【梅兰芳】
男,名澜,字畹华,祖籍江苏泰州,1894年10月22日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是世界人民熟知的戏曲艺术大师,我国最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梅兰芳先生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京剧艺术事业,在半个多世纪的舞台实践中,他继承传统、勇于创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将我国戏曲艺术的精华集于一身,创作了众多优美而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积累了大量的优秀剧目,发展并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大家风范的表演艺术流派--梅派。他对现代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国内外,梅兰芳先生被誉为伟大的演员和美的化身。因此,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艺术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三大主要表演体系之一。 

【杜近芳】
女,京剧旦角。1932年生于北京。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在新中国成长起来的演员中,杜近芳声名显赫,出类拔萃。五、六十年代,她足遍亚、欧、北美和拉美各洲,以中国京剧特有艺术魅力,征服了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数以万计的外国人。她曾获第六届世界青年和平联欢节的金质奖章。在人们心目中,她是真正的人民艺术家。
        杜近芳幼年随京剧名家律佩芳学习青衣,10岁起即登台演唱,曾受陈世鼎、刘玉芳等艺人指教。1945年拜“通天教主”王瑶卿 为师,受到王瑶卿悉心教导,并向王瑶卿子侄、梅兰芳的琴师王少卿学习《宇宙锋》、《凤还巢》、《霸王别姬》、《奇双会》、《金山寺》、《贵妃醉酒》等梅派戏。1947年搭谭富英及杨宝森的班挂二牌,上演剧目有《红鬃烈马》、《桑园会》、《二进宫》、《三娘教子》、《伍子胥》等王派戏,《贵妃醉酒》、《凤还巢》等梅派戏。1949年起自己组班在北京、济南等地演出,上演剧目有《起解·玉堂春》、《红鬃烈马》、《孔雀东南飞》、《凤还巢》、《霸王别姬》、《貂蝉》、《奇双会》等。1949年9月受李少春先生、袁世海先生邀请,在上海天蟾舞台与姜妙香先生合演《玉堂春》、《孔雀东南飞》、《奇双会》、《凤还巢》等,与李少春先生合演《长板坡》、《法门寺》、《甘露寺》、《野猪林》等,与袁世海先生合演《霸王别姬》等剧目。1949年底经王瑶卿推荐在上海拜梅兰芳为师,受到梅兰芳悉心指教。也曾问艺于徐兰沅 、周昌泰、姜妙香等与梅兰芳合作过的前辈或琴师。1951年加入中国戏曲研究院京剧实验工作团(中国京剧院 前身),长期与李少春、袁世海、叶胜兰 等艺术家同台合作演出。

京剧杰出艺术家

6. 北京京剧院的知名艺术家

建院以来,老一辈艺术家赵燕侠、谭元寿、马长礼、李万春、吴素秋、李宗义、李慧芳、姜铁麟、赵荣琛、王吟秋、梅葆玖、李元春等曾担任领衔主演。创作室阵容强大,有老剧作家汪曾祺、杨毓珉、梁清濂,老导演王雁、周仲春、迟金声、小王玉蓉,作曲家陆松龄等。乐队伴奏有名琴师李慕良、何顺信、姜凤山、燕守平;名鼓师谭世秀、刘玉泉、杨振东、金惠武等。艺术创作团队不断壮大,其中包括王新纪、宋捷、徐春兰、朱绍玉、郑传恩等艺术骨干。剧院名家主要演员有:谭孝曾、杜镇杰、王蓉蓉、李宏图、李玉芙、迟小秋、赵葆秀、李浩天、朱强、王树芳,杨少春、叶金援,马永安、王文祉、罗长德、姚宗儒、刘建元、杨淑蕊、闫桂祥、王玉珍、宋丹菊、关静兰、叶红珠、秦雪玲、岳惠玲、赵乃华、黄德华、白其麟、叶江翔、陈俊杰等。近年来,中生代实力派主演有:韩胜存、张笠媛、张淑景、黄彦忠、包飞、尚伟、王雪清、年金鹏、王晓丽、刘山丽、王文增、梅庆阳等逐渐成为舞台中坚力量。新生代主要演员包括:谭正岩、窦晓璇、张建峰、杨少彭、裘继戎、方旭、朱虹、张云、张馨月、姜亦珊、王盼、郑潇、宋昊宇、刘明哲、侯宇、吴昊颐、詹磊、王雪清、李丹、于帅、杜喆、王岳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