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氏物语》38回内容

2024-05-08 19:55

1. 《源氏物语》38回内容

《铃虫》简介:第二年夏天,莲花盛开的季节,举行了三公主的“佛像开眼”法会。八月十五中秋夜,又在三公主的寝殿前举行了铃虫宴,源氏反倒为身着法衣的三公主的仪态所打动。当夜,源氏前去拜访冷泉院,参加了那儿的诗歌贺宴,第二天一早,又访问了秋好中宫。

铃虫
  次年夏天,六条院池中莲花盛开之时,尼僧三公主家庭供奉的佛像完成了,举行开光②典礼。此次由源氏主办,经堂中各种用具,置办得十分周到,迅速着手布置装饰。佛前悬挂的幢幡,形色非常优美,是特选中国织锦缝制的。这工作全由紫夫人担任。花盆架上的毡子,用美丽的凸星花纹织物,雅致可爱,色泽也很鲜丽,是世间罕见的珍品。寝台四角的帐幕都撩起,内供佛像。后方悬挂法华曼陀罗③图;佛前供设银花瓶,内插高大鲜艳的莲花。所焚的香是中国舶来的“百步香”。中央所供的阿弥陀佛像及侍立两旁的观世音菩萨像、大势至菩萨像,都用白檀木雕成,非常精致美丽。供净水的器皿照例很精小,上面放着青、白、紫色的人造小莲花。又有根据古代“荷叶”香调制法调配而成的名香,其中隐隐加入蜂蜜④,焚时与百步香合流,香气异常馥郁。佛经为六道众生⑤分写六部。三公主自用的佛经,由源氏亲手书写,附有愿文,大意是:今生仅能以此结缘,他年誓当携手同登极乐净土。又有《阿弥陀经》,因中国纸质地脆弱,朝夕持诵易于损坏,故特地宣召纸屋院⑥工人,郑重叮嘱,令其加工制造最优名纸。源氏从今春开始就用心书写。窥见一端的人,已觉光采眩目。因为源氏的笔墨,比打格子的金线更加辉煌灿烂,真乃稀世之宝。至于经卷的轴、裱纸、箱,其精美自不待言。这经卷安置在一张沉香木制、足上雕花的几上,装饰在供佛像的寝台内。
①本回写源氏五十岁夏季至秋季八月之事。
②佛像塑成后,择日致礼而供奉之,名曰开光。
③曼陀罗是梵语,意思是平等周遍十法界。此曼陀罗图乃净土变相图。
④名香调配时加蜂蜜。但因佛前忌用动物质,故隐隐加入。
⑤六道众生即;天上、人间、修罗、畜生、饿鬼、地狱。
⑥纸屋院是京都北郊纸屋川畔的一个官办造纸厂。


  佛堂的布置装饰完毕之后,讲师①进来了。烧香的人也都来了。源氏也出席这法会,他走过三公主所在的西厢,向里面张望,但见这临时居处内甚拥挤,暑气迫人,有五六十个严妆的侍女群集其中。那些女童竟挤出在北厢的廊下。各处安置着许多熏炉,香烟四溢,弥漫空中。源氏走近去,教导那些经验不深的青年侍女,说道:“凡空中熏香,必须火力轻微,使人不知道烟从哪里出来才好。烧得象富士山顶的烟一般浓重,便杀风景了。讲经说教的时候,必须全体肃静,用心听取教理,不可任意发出衣衫窸窣之声,行动起坐都要静悄悄的才好。”三公主夹杂在许多人中间,越发显得娇小玲珑,她平伏地躺卧着。源氏又说:“小公子在这里要吵闹,抱了他到那边去吧。”
①讲师是七僧之一。七僧是:讲师、读师、咒愿、三礼、呗、散华、堂达。


  北面的纸隔扇都已除去,挂着帘子。众侍女都退往那边,周围清静了,源氏便把参与法会时须知之事预先教导三公主,其用心甚可感激。他看见公主让出自己的起居室来供奉佛像,心中不胜感慨,对她说道:“我和你两人共同经营佛堂,真乃意想不到之事!但愿后世同生极乐净土,在同一莲花中亲睦共处。”说罢流下泪来,吟诗云:


“誓愿他年莲座共,
    心悲今日泪分流。”

便取笔向砚中蘸墨,把这诗写在公主所用的丁香汁染成的扇子①上。三公主也在这扇子上写道;


“莲台纵有同登誓,
    只恐君心不屑居。”

源氏看了,笑道:“太看不起我了!”但脸上还是露出不胜感慨的神情。
①丁香汁染成的是橙红色,袈裟用此染色。


  许多亲王照例都来参与。诸夫人竞工争巧地制作许多佛前供品,都是别出心裁的,各处送来,堆山塞海。布施七僧的法服,凡重要者,皆由紫夫人备办。这些法服都用绫绸制成,连袈裟的格子纹都很讲究,懂得此道的人都赞誉为世间少有。这真是过分仔细、太不惮烦了!

  于是讲师升座,用庄严的声音陈述这法会的旨趣。就中指出: “公主厌弃盖世无双的荣华,而在法华经中与大臣永结世世不绝之深缘,此志尊贵无极。”这位讲师是当代学识渊博、口才出众的高僧,此时郑重陈述,音调异常尊严,听众无不感动流泪。

  此次法会,原是为了经堂成立伊始,在家中私下举办的。但皇上及山中的朱雀院闻讯,都派遣使者前来,致送诵经布施物品,非常丰隆,于是排场忽然扩大了。六条院所准备的设施,虽然源氏主张从简,也已经比寻常世间体面得多了,何况又加了皇上及朱雀院的隆仪。因此僧众傍晚散会时,布施品满载而归,寺内几乎容纳不下。

  源氏从此更加怜悯三公主,对她的照拂非常周到。朱雀院曾将三条地方的宫邸作为遗产赠与三公主,此时劝请源氏让她迁居,以为将来总须有此一日,不如现在分居,更合体统。但源氏答道: “两地分居,太疏远了。不能朝夕会晤,实非我之本意。固然是 ‘我命本无常’①,但在我住世期间,总希望不背我志。”一方面又命人修缮三条宫,务求尽善尽美。三公主领地内所产种种物品,以及各处庄院、牧场的贡物,凡贵重者,皆送入三条宫库藏中。又添造库藏,将各种珍宝、朱雀院当作遗产赐赠的无数物品,凡属于三公主者,均纳入库藏,令人严密保管。三公主日常用度、众侍女及上下人等一切费用,全由源氏负担,诸事迅速停当。

  是年秋,源氏在三公主住处西边的走廊前面,中垣的东面一带地方造成一片原野的模样,又增筑供佛的净水棚,使这环境适合于尼僧的居处,景象十分幽雅。许多人步三公主后尘,出家为尼,当了她的徒弟。其中乳母及老年侍女当然听其自愿,青年侍女则选取道心坚定而能终身不变者,许其出家。当三公主落发时,众侍女争先恐后,都想追随。但源氏闻之,劝导她们说:“这是使不得的!只要略有几个信心不坚的人夹杂其间,便会使旁人受到妨碍而流传轻薄之名。”结果有十余人改装为尼,服侍三公主。源氏命人捉许多秋虫来,放在这原野中。夕暮秋风凉爽之时,他就信步来此,名为听赏秋虫,实则对三公主还是不能忘怀,说了些使她烦恼的话。三公主觉得此人如此用心,真乃出人意外,心中非常厌恶。本来,源氏在众人前对三公主的态度虽不改,内心却显然为了那桩事情而深感不快,他的心情完全变异了。三公主希望不再与他见面,因而发心出家,以为从此脱离关系,可以放心了。岂知他还是说这些话,使她痛苦不堪。她想离此尘境,避入深山,但也不便正式提出。
①古歌:“我命本无常,修短不可知。但愿在世时,忧患莫频催。”见《古今和歌集》。


  八月十五傍晚,明月未升之时,三公主来到佛堂面前.眺望着檐前景色而诵读经文。两三个青年尼僧在佛前献花,供净水杯,汲水,三公主听到这些声音,觉得她们忙着这些背世离俗之事,实甚可哀。正在此时,源氏照例来了。他说:“今夜虫声好繁密啊!”就低声地念起经来。他念阿弥陀大咒,声音轻微而十分严肃。虫声实在繁密,其中铃虫①之声宛如摇铃,铿锵可爱。源氏说道:“昔人说秋虫鸣声皆美,而其中松虫最为悦耳。秋好皇后曾经特地派人到遥远的原野中去搜求松虫,放在院子里。然而现在能分明听出是松虫的,已经很少了。可见这虫和它的名字不相称,是一种短命的虫。它在深山中或远方原野上的松林中,不惜声音地任情鸣唱,无人能够听赏,真乃太疏阔了!铃虫则不然,随处皆鸣,这才教人欢喜,真乃亲切可爱的虫。”三公主闻言,低声吟道:


“秋气凄凉虽可厌,
    铃虫声美总难抛。”

吟时风度实甚高雅而又妩媚。源氏说:“你说什么?秋气凄凉这话,出我意料之外呢。”便和诗云:


“心虽厌世离尘俗,
    身似铃虫发美音。”
①铃虫,即金钟儿。下文的松虫,即金琵琶。皆蟋蟀之类。


吟罢取过琴来,弹了美妙的一曲。三公主也停止了数念珠,倾听琴声。此时月亮出来了。源氏觉得这团明月,光辉也很凄凉。怅望天空,历历回想世间万事变易无常之状,其琴声比平时更加哀怨了。

  萤兵部卿亲王推想今夜六条院内照例必有管弦之会,便驱车来访。夕雾大将也带了身分相当的殿上人来了。他们随着琴声寻访,知道源氏在三公主处,便立刻找到了。源氏说道:“今天寂寞得很。不曾准备管弦之会,然而很想听听久已不闻的美妙之音,所以独自在这里弹琴。你们来得正好。”就在这里添设座位,请亲王入坐。今夜宫中本当召开赏月宴会,后来作罢了,大家觉得扫兴。诸王侯公卿传闻萤兵部卿亲王等已赴六条院,便都来了。于是相与听赏虫声,评定优劣,又演奏种种琴筝。逸兴正浓之时,源氏说道:“有月之夜,不论何时,无不令人感慨。就中今宵清光皎洁的月色,尤其使人神往世外,百感交集。柏木权大纳言不幸身亡,教人每逢兴会,怀念不置。少了此人,似觉公私万事都失却了光采。此人最能理解花容鸟语之情趣,真是一个颇有见识的话伴,可惜……”听了自己弹出的琴声,也不胜悲戚,双泪沾袖。他猜想帘内的三公主亦必听到这话,不免心生妒恨。然而,在此种游宴之际,他总是首先恋念柏木,皇上等也都怀念此人。他就对诸人说:“今夜我们就来开个欣赏铃虫的宴会,痛饮达旦吧。”

  酒过二巡之后,冷泉院遣使送信来了。原来今夜宫中游宴忽然作罢,令人颇感遗憾,因此左大弁红梅、式部大辅①,以及其他应有诸人都来到冷泉院。闻知夕雾大将等在六条院,冷泉院便派人来邀。信中有诗云:


“九重天样远,闲院绿苔生。
    秋夜团圞月,不忘旧主人。

既有雅兴,何妨同乐?”源氏看了信说道;“我致仕以来,身无拘束;冷泉院退位之后,闲居逸处。我不曾常去访晤,他心中定然不快,因此来信相邀,实在不胜抱歉。”便立刻起身,准备前往。其答诗云:


“月影当空终不变,
    蓬门秋色已全非。”

此诗并不特别优越,只是回思今昔世态之变迁,率尔达怀而已。遂命赐使者酒食,犒赏丰厚无比。
①此人前文未见,疑是红梅之弟。


  于是将各人车辆按照官位高下依次排列,随从人员奔走扰攘,管弦之声一时静止,大家一齐出发。源氏与萤兵部卿亲王同乘。夕雾大将、左卫门督、藤宰相①以及所有在座的人,一律随从。源氏与萤兵部卿亲王本来只穿常礼服,嫌其简慢,又加衬袍一件。月亮渐渐高升,深夜天色异常优美。诸少年在车中随意吹笛,以微行形式前往参见。倘是正式参见,自然必须按照官位行礼如仪,方可对晤也。源氏今夜回复了从前当臣下时的心情,轻骑简从地突然来见,因此冷泉院惊喜参半,竭诚欢迎。他此时正当壮年②,容貌昳丽,越发与源氏一般无二。在这春秋鼎盛之时,发心让位,独居静处,令人看了深为感动。是夜诗歌酬酢,不论汉诗或日本诗,用意无不精深美妙。然作者照例见闻不多,若记录其片段,反失却其全貌,故略而不书。天色向晓之时,各人披诵诗篇,不久告辞散归。
①此二人亦前文未见。藤宰相疑是红梅之弟。
②冷泉院时年三十二岁。


  次日,源氏访问秋好皇后,和她谈了许多话。他对她说:“ 我现在闲居无事,应该常常来望望你。并无特别事由,只是年纪大起来,常想把难于忘却的往事说些给你听听,并听你谈谈。但出门时,排场太大又不好,太简又不好,弄得左右为难,以致一向疏远了。比我年轻的人,有的先我而死了,有的先我而出家了,观此人世无常之相,不由人意气沮丧,难于安心。于是通世出家之志,日渐坚强起来。但愿你照拂我的后人,免使他们孤苦无依。这话以前我屡次对你说过,务望牢记在心,勿负所托。”说时态度十分郑重。秋好皇后的模样总是很年轻①,她答道:“让位之后,反比以前深居九重宫阙时难得见面,真乃意想不到之事,令人深感遗憾。眼看诸人出家离俗,亦觉人世可厌。但此心迄未向尊前禀明。此身万事皆蒙鼎力照拂,如今未得许可,心中不胜怅惆。”源氏说:“确实如此,昔年你深居宫中之时,虽然归宁日数有限,总得常常相见。如今让位之后,反而没有借口,不能任意回家了。人世固然是无常的,然而没有特别痛苦的人,总难毅然决然地抛舍红尘。即使是心无挂碍、决意出家的人,亦自有种种牵累羁绊,你岂可模仿此等人行径而生学道之心?你倘出家,反会使人不解而胡猜瞎说呢!此事决不可行!”秋好皇后但觉源氏尚未深知己心,不胜苦闷。原来她很挂念亡母六条妃子死后受苦之状,不知她堕入了何等可怕的地狱业火之中。她死后还要显灵作祟,自道姓名,被人嫌恶,源氏虽然竭力隐讳,但世人都爱讥评,自有人将此话传入秋好皇后耳中。她听到之后,悲痛不堪,便觉人世一切皆可厌弃。她很想知道母亲鬼魂显灵说话的详情,但觉不便直说,只是迂回地言道:“前曾隐约传闻:先母死在阴司,罪孽十分深重。虽无明确证据,仿佛亦可推量。但为女儿的,只觉难忘死别之悲,不曾想到后世之事。愿得深通佛道之人,善为开示,伸得皈依三宝,亲自拯救亡母于业火焰中。年龄越长,这愿望越是恳切了。”源氏觉得她这愿望实甚有理,深为同情,答道:“地狱业火,谁也难于避免。俗人虽知此理,但在朝露一般短促的生涯中,总难抛舍红尘。目连②是一位近于成佛的圣僧,故能即时将母救出。但谁能继承此例呢?即使你卸却钗环,恐于此世犹有遗恨吧!你虽不出家,亦可坚守此志,逐渐举办种种法事,超度亡母脱离苦海。我也有志出家,然而人事纷烦,辞官闲居,也属枉然,只是蹉跎岁月。若得成遂出家之愿,我必静居修身,帮你为你亡母祈求冥福,可惜全是妄想。”二人共叹世事尽属虚空,都可厌弃抛舍,然而毕竟难于痛下决心。
①秋好皇后时年四十一岁。
②目连俗作目莲,是释迦佛的弟子,其母死后堕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烈火。目连求救于佛,佛教在七月十五日作孟兰盆会,以救其母。见《盂兰盆经》。


  昨夜秘密来此,无人知道;今日消息已经公开,故王侯公卿都来接待,全体护送这位准太上天皇返六条院。源氏想起自己的子女:明石女御自幼疼爱无比,现在高居尊位;夕雾大将也身显名扬,出人头地。都很如意称心。然而对冷泉院,感情尤为深挚,心中念念不忘。冷泉院也时时记挂他,在位时常恨会面机会稀少,因此早年让位,以便自由行动。然而秋好皇后反而难得归宁了,她和冷泉院象普通臣下一般同居共乐,游宴之事、管弦之会反比在位时兴浓。秋好皇后万事心满意足,唯有想起亡母六条妃子在阴司受苦,出家学佛之志日益坚强起来。但源氏和冷泉院皆不允许,她只得多多为亡母举办功德。虽不出家,而人世无常之念日益深切。源氏也和秋好皇后同心,立即准备为六条妃子举办法华八讲。

《源氏物语》38回内容

2. 《源氏物语》(前十回) 问答。。。。

一 紫式部所处年代为平安时代    平安时代从中国的唐末到宋初  紫式部处于宋初   当时日本上下都极为推崇汉文化  开始出现平假名 片假名  开始出现反映贵族生活的作品    而 此时期以前 为奈良时代  日本的社会文化积淀 还不足以让他们产生伟大的作品   此后时期 为镰仓时代   日本吸收南宋禅宗文化   形成自己独特的武家文化  文学作品多以战争为题材 川康端成这样说就不难理解了 
二 日本此时期 女性作家压倒性的多 她们肯用新出现的平假名片假名 社会上由于过于推崇汉风  男子不屑用除汉字之外其他字 但又学汉字能力有限  使用上很吃力  所以文笔拙劣 可想而知 并且这些作家多为宫中的人或者是贵族 受过的教育比较好 《晴蛉日记》的作者藤原道纲母、《枕草子》的作者清少纳言、《和泉式部日记》的作者和泉式部、和歌作者赤染卫门以及《更级日记》的作者菅原孝标女等等  女性笔法细腻 自非男性可比 她们很注重对人物内心感受的描写  好的作品的出现  自然会引来以后的作品的跟风  不过有没有跟上 就是另外的问题了 
三 里面很多处谈论到他们对汉文化的仰慕  他们的诗也是模仿的结果
四 谈天下大事 难免有的 但此书与红楼梦一样 大旨谈情
五  源氏与贾宝玉一样是多情   不同时 贾宝玉的情 是不含欲望的情 是不睡觉的  而源氏不一样 虽然 他并不抛弃每一个   但源氏与他的情人们  是能称得上有爱情的   概括源氏与他的情们的关系  可以说是 源氏很多情 多得过分  关系很暧昧

3. 《源氏物语》第三十七回:铃虫

这回源氏已经五十岁了。
  
 铃虫指的就是秋虫,三公主在六条院中供奉的佛像已完成,要举行开光仪式,六条院举行了盛大的法会。
  
 法会过后,朱雀院想让三公主去三条院的官宅居住,源氏不想让三公主过去,便在六条院三公主居所前打造了一片原野,又修筑了供佛的净水棚,环境十分清幽,适合尼僧居住。
  
 秋天源氏令人抓了很多的铃虫放在这片原野中,一到黄昏夜晚之时,这里秋虫的叫声十分的繁密。
  
 源氏常常借听赏秋虫之声来看望三公主。
  
 时日渐久,源氏对于三公主之前与柏木的私情逐渐淡忘,常常对三公主诉说钟情,怨念她执意出家,而三公主对源氏只存在厌恶,觉得非常痛苦,希望能够遁入深山,此生再不与此人相见。
  
 中秋夜,源氏来到三公主住处,听着院内的秋虫,天上一轮圆月升起,源氏无限感慨。
  
 三公主对世事不再留恋,只觉得这是一个凄凉的秋夜。
  
 源氏很沮丧,心想这人竟能狠心到如此地步,便在院内弹起了琴。
  
 萤兵部卿王以为今天夜里会有管弦之会,便向六条院来,夕雾大纳言也带着众多的从属前来。
  
 源氏招待大家,一起奏乐弹琴,说到从前此种聚会,定少不了柏木,现在柏木不在了,真的是很遗憾,他想帘子后面的三公主听到这些话不知做何想。
  
 今夜宫中原本计划的赏月会取消了,冷泉帝派人送信来,请夕雾进宫,得知源氏一行人都在,便邀请所有人进宫。
  
 宫里的管乐结束之后,源氏去拜访了秋好皇后,从前冷泉帝在位时,秋好皇后还能经常归宁,现在冷泉帝退位了,倒是不能常常回家。
  
 源氏感叹时光的易逝,自己年龄大了,很多事情力不从心,只有秋好中宫还是年轻的模样,拜托秋好皇后在以后的日子要多多照拂自己的儿子辈孙子辈。
  
 这一回,主要是写源氏心境的转变。
  
 从前的源氏光彩照人,被称为光源公子,年轻恣意妄为,权势滔天,天下尽在手中,现在也终于老了,天下是年轻一辈的了,也感到了力不从心。
  
 更应该是说这么多年,源氏已经感受到了人世的无常,世事多变,人生无可奈何。
  
 这一回暗示着源氏慢慢走下了舞台。

《源氏物语》第三十七回:铃虫

4. 《源氏物语》第二十二回:玉鬘

本回写源氏三十四岁到三十五岁的事情。
  
 本回主人公是玉鬘。
  
 前面的文章写了玉鬘的母亲夕颜,夕颜和源氏短暂的爱情,短暂的人生,让源氏念念不忘。
  
 玉鬘是夕颜和内大臣(前头中将)所生的女儿,在第四回中,她才三岁。
  
 当年夕颜的死,大概只有源氏自己和夕颜侍女还有惟光知道。夕颜的乳母在夕颜死后,找了她很久未果,最后带着女儿玉鬘跟随丈夫去了筑紫生活。
  
 那时源氏十七岁,现在三十四岁。
  
 十七年过去了,玉鬘已经二十岁了。
  
 十七年间,玉鬘一直在筑紫的乡下长大。乳母一家一直把玉鬘当成是女主人,对玉鬘的照顾和保护非常的到位,二十岁对于当时来说,已经是很大的年纪了。
  
 玉鬘长得很娇美,容貌更胜于母亲,乳母一直想着要把玉鬘送还母亲,希望玉鬘不要埋没在这乡野里。
  
 在肥前国有一个大夫监,三十多岁了,长得肥头大耳,满嘴油腻。听说玉鬘长得貌美如花,又是京都大户人家的女儿,于是前来求婚。
  
 乳母一心替玉鬘拒绝,乳母放出玉鬘身体残疾、以后常伴青灯古佛的消息,可是大夫监一直不放弃。
  
 他买通了乳母家的两个小儿子,让他们去劝说自己的母亲。
  
 乳母的丈夫临终前交代了她一定得把玉鬘送往京城,送到她父母的身边。
  
 乳母的大儿子丰后介是一个忠厚老实的人,他决定不顾一切放弃自己的妻儿带着母亲和玉鬘去往京都,他的妹妹也加入进来。
  
 趁着大夫监前来娶亲的日子还没有来,他们几个乘着一艘小船便连夜悄悄出发了。
  
 一路颠沛流离,好不容易到了九条一个熟人家里借助下来。时间一晃便到了秋天。事情一点进展都没有,丰后介非常后悔当初的决定。
  
 有人建议他们到樱井市的长谷寺去祭拜神明。
  
 在长谷寺旁的一户人家里,住宿下来的他们遇到了从京都来长谷寺拜神的右近。
  
 右近这些年一直在源氏身边,在二条院供职,她苦苦寻找玉鬘,常常为了玉鬘的事情忧虑伤心落泪,也经常会来长谷寺祭拜。
  
 右近认出了夕颜的乳母,当她们寒暄之后,彼此痛苦不已。回忆起十几年来的心酸往事。右近把当初夕颜之死告诉了乳母及玉鬘,玉鬘只是伤心落泪,这么多年心中的怨恨原来都是错怪了。
  
 右近回去后,到了六条院,找个适当的机会向源氏报告了玉鬘的事情,源氏感慨不已。说要把玉鬘接到六条院,内大臣家里有很多的同父异母的子女,到内大臣家肯定得不到重视,还不如到六条院居住,也能解当初对夕颜的歉疚。
  
 右近见玉鬘时,把利与弊都向玉鬘说了,玉鬘顿时没有了主意,想想自己孤身一人,自己的亲生父亲都没有一点消息,看了源氏的信后,便默认了去源氏六条院了。
  
 源氏对六条院里所有的人都只是说玉鬘是自己年轻时和相爱的女子所生的女儿。
  
 把玉鬘交由东北院花散里抚养,对夕雾说玉鬘是你的亲姐姐,不知内情的夕雾每每拜见都是恭恭敬敬的问候,没有任何非分之想。
  
 紫姬听源氏说起此事,不禁又开始恼怒,从前那么久的事情,那么多喜欢的女子,对玉鬘不禁又产生嫉妒之情。
  
 不过,从这回中,可以看出源氏很在乎紫姬的看法,从前回开始,源氏和紫姬的夫妻生活开始和谐有爱。

5. 《源氏物语》第十八回:松风

这一回主讲明石姬。
  
 源氏劝说明石姬进京已经很多次了,但是明石道人害怕女儿进京会遭到排挤,进京的打算一直搁浅下来。
  
 转眼间两三年过去了,明石姬为了女儿着想,觉得不应该再待在乡间野地。
  
 源氏在嵯峨桂院有一处地,叫大堰,修缮一新,打算把明石姬接但大堰居住。
  
 明石尼姑和女儿孙女同行,留下明石道人一人,离别的时候,明石道人对女儿恳切交谈,诉说一切为了家门荣光的宏图大志。
  
 此时阵阵风吹松林,离别将近。这也是这回标题的由来。
  
 在本书中,明石道人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人,他年轻的时候是明石的国守,经过打拼也算是有所成就,在当地算是个很有名望的人,生有明石姬一个女儿。年老以后,和明石尼姑分开住,当了和尚,但是对于女儿的爱一点都不减。
  
 一心想着要把女儿培养出来,嫁一个好人家,从明石姬继承了他高超的琴技可以看出来,他的教育是很成功的。
  
 他对于自己的想法一点都不遮遮掩掩,源氏流放须磨时候,他一直想找机会去接近源氏,通过良清的关系,成功的接近了源氏,又想着把自己的女儿给源氏认识。
  
 他一步一步的计划和实现着自己的梦想,终于一天他和源氏一起弹琴,成功的把自己的女儿介绍给了源氏。
  
 后来明石姬刚怀孕,源氏就被朱雀帝召回京了。一连过一年多,源氏似乎忘记了她们。女儿和老尼姑都抱怨他当时的糊涂决定,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自己的看法。
  
 源氏后来多次要明石姬进京,他以怕女儿受到排挤为由,暂不进京。
  
 现在女儿要离开明石了,他告诉女儿,进京以后要努力,以家门荣光,不要侮辱了家门门楣。
  
 女儿明石姬也确实是这样做的,隐忍有韧性。
  
 明石姬到了大堰以后,源氏经常以到嵯峨桂院诵经为由,会到很近的大堰住一晚,天亮了也不愿回去。紫姬知道后,连连吃醋。
  
 明石姬除了琴技高超。能和源氏琴瑟和鸣之外,能留住源氏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她很会示弱,当源氏要离开时,她衣衫不整的趴在枕头上,伤心欲绝,源氏一出门,下一秒她又能出来送他,一副含情脉脉的样子,让源氏更加的怜惜。舍不得离开。
  
 紫姬是源氏的正妻,明石姬也是源氏的妻子,源氏对明石姬的看重,让紫姬有了危机感。
  
 紫姬看过明石姬写的信,觉得明石姬的字迹清秀高雅,不像乡野女子,不比宫里的女子差,理解源氏疼爱明石姬是有原因的,但是紫姬就是过不了那个坎,就是会生气,虽然源氏从小就教她要大度,不能有嫉妒之心。
  
 源氏说明石小女公子如果一直养在那种地方,生母地位卑微,不如把她带过来给你抚养,至此紫姬才慢慢的解开心结。
  
 明石姬虽然不舍才三岁的女儿,但是为了女儿的前程,只好忍痛割爱。
  
 这也正是我佩服明石姬的地方。

《源氏物语》第十八回:松风

6. 《源氏物语》第二十七回:篝火

因为近江君的遭遇,玉鬘因为自己没有贸然去认父而暗自自庆幸。
  
 源氏对于玉鬘虽然怀着可恨的野心,但并无过分的非礼行为,只是对他的爱恋越来越深刻,因此玉满也渐渐与她亲近,打消顾虑了 。
  
 夏尽秋至,凉风忽至。 源氏更加频繁的探望玉鬘,整日住在那里,有时也指导她弹琴 ,源氏与玉鬘二人以琴做枕,一起躺着,他心中常常叹息,心想世间还有如此纯洁的并卧吗 ?
  
 夜稍微深了,他恐怕惹人疑心,便起身准备离去 屋外面的几处篝火已经熄灭,源氏就叫来随从 ,让他点火 ,那火光显得极其凉爽,印在玉鬘身上,姿态十分艳丽,源哥抚摸她的头发,觉得润滑如玉 ,玉鬘那温恭淑慎的姿态十分可爱,逗得他不愿回去 。
  
 
                                          
 
  
  
 源氏对玉鬘亲近而又怕世人非议的爱慕,就如同那屋外的篝火一般摇摆不定 。
  
 源氏临走之时听到东院花散里那边传来筝笛合奏之声,音色美妙悦耳, 这是夕雾中将和一项向片刻不离的几个玩伴正在奏乐 ,源氏说吹笛的必是柏木头中将,吹的真好呀。
  
 他又不愿意回去了,便派人去告诉夕雾,这里的篝火的光很有趣,把我给留住了 ,夕雾立即与柏木头中将及弁少将三人一起前来 。
  
 源氏说我听到刚刚的笛声,这觉得秋风让我感到无限的哀伤,于是就取过琴弹了一段 ,夕雾用笛吹出南吕调,音色十分优美 ,柏木心里想着玉鬘,所以迟迟没有唱, 源氏催他快点唱 。
  
 源氏说今天晚上不宜多饮酒,我这个人喝醉了酒时候,恐怕会把隐藏在心中的话说出来。玉鬘听到这句话十分的担心。
  
 柏木和弁少将是她的亲哥哥,她在帘内悄悄的窥探 柏木合和弁少将的举动 。
  
 而柏木做梦也没有不想到他 正在倾心的爱慕她, 逢此良机 ,情思更炽热,如火不可遏制。
  
 这一回写的也是源氏非常幼稚的一面  ,他对玉鬘的心思非常的摇摆不定 。不知道如何安置玉鬘,只好不断的去看望玉鬘,对玉鬘想入非非,却知道不能搓破窗户纸。
  
 明知道柏木和弁少将是她的亲哥哥,却要把他们喊到玉鬘的庭院里来唱歌,就是想看他们是怎么焦躁不安的。
  
 也许源氏从柏木的表现推人及己,自己不能得到,想看看别人也不能得到的心里活动。
  
 真心替玉鬘感到苦恼。

7. 《源氏物语》第十二回:须磨

本回写的是源氏26岁3月~27岁3月之间的事情。
  
 上一回讲到源氏与弘徽殿太后的四妹胧月夜之间的事情被发现了,右大臣一派一直把源氏视为眼中钉,弘徽殿太后以此事作为打压源氏这一派的理由。
  
 源氏自感待在京都于自己 不利,于是自请流放须磨。
  
 在离京之前 ,他拜访左大臣邸去看夕雾,夕雾长得十分秀美,源氏抱起幼小的夕雾,不禁连连感伤,不知道何时才能够返回京都。
  
 拜访了花散里之后,原是不顾一切又写了一封信 转交给胧月夜 ,姓信中大概意思是,虽然那件事情有名无实,但被流放须磨也是我不可逃避之罪 。胧月夜看完信之后十分的伤心, 一个人偷偷的哭泣。
  
 原是最舍不得的,就是紫姬离别的时候 两人互相说了很多的话,依依惜别,很是不舍,自古流放之人,携带家眷从无前例, 况且带着紫姬去须磨的话, 对紫姬来说也是一种痛苦与折磨,不如让紫姬好好的待在京都,源氏把自己东苑的侍从们全部调遣到了西院去照顾紫姬。
  
 最后的道别源氏公子与紫姬谈心到天黑,天黑的时候开始启程。
  
 晚春的白日很长,这天刚好又遇到了顺风,不多久就达到了虚模糊
  
 到达须磨之后,源氏公子召集了附近领地里的官员,另他们从事修建的工程 ,过不了多久,修建府邸的工程一大字结束 又命人将池塘加深,整天领悟情绪,渐渐的安定下来 。
  
 在须磨的日子漫长而苦闷。
  
 紫姬做了很多的衣服送来,源氏异常的想念紫姬。
  
 紫姬每日思念源氏,看到源氏的来信,伤心不已,每日愁眉不展。每每闻到源氏衣物上的香气,总觉得源氏像是一个已逝之人。
  
 如果这人索性死了,便无法挽回,伤心一阵也就过去了,但是现在并没有死,而是流放须磨,茫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回来。
  
 在这期间,以前的六条妃子和藤壶都写信来慰问,这种情状到比之前要亲密得多,大概也是因为源氏被流放,她们的挂念之意吧。
  
 以前源氏各处的情人都写信来问候,但都消解不了源氏在须磨之间愁苦的心境。
  
 胧月夜因为与源氏之事,成为了世间的笑柄,羞愤之余,心情异常郁闷。朱雀帝向来宠爱她,又因为弘徽殿太后的说情,看在她不是女御或是更衣的份上就原谅了他。
  
 从这里,我就觉得朱雀帝真的是一个很好的男人。最起码比源氏要好。
  
 这天,朱雀帝要胧月夜服侍在一旁,朱雀帝对胧月夜说:源氏公子不在这里,真是美中不足,比我更思念他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但我是一个违背了父皇遗命的人,我也不希望自己能够长生,假如我死了,不知道你会做什么感想,要是我的死别尚不及对须磨那人的思念,我的灵魂是会吃醋的。
  
 胧月夜听了这些话,只是默默的垂泪。
  
 源氏在须磨谪居的日子,到处走访,领略到了山川海岸的美丽风光,便画了很多须磨风光的画作,以此消磨时光。
  
 源氏日渐思念紫姬,此间多次有接紫姬到须磨的想法,但因为须磨太过于贫苦,还是打消了念头。
  
 良清说起在离须磨不远的明石,有一位僧都,叫明石道人,生有一位貌美的女儿。良清是从前明石国守的儿子,曾经去向明石道人求亲,但被明石道人拒绝了。
  
 明石道人是一个心高气傲的人,只生有这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儿,一心想着要将女儿嫁给一位高贵的公子,从此人生飞黄腾达。
  
 他得知源氏公子谪居在须磨,总想有一个机会引荐让源氏认识自己。
  
 这一天源氏一行人到海边修契,请阴阳师将草人放进纸船里送进大海,以消除灾祸。突然海上刮起一阵大风。电光闪闪,雷声隆隆。

《源氏物语》第十二回:须磨

8. 《源氏物语》第三十六回:横笛

柏木死后一周年,源氏给他大办法事,看着年幼的熏君,柏木的死,他一直觉得很可惜。
  
 年纪越长,便觉得世间万事都看淡了,那件事,好像也无关紧要,貌似可以被原谅。
  
 三公主对源氏的态度极为的冷淡。
  
 柏木死后,落叶公主生活得很伤心幽怨,和母亲住在一起,夕雾因为柏木的临终遗言,经常去拜访落叶公主,某一次在和落叶公主的琴瑟和鸣中,把心事都弹奏出来了,便不做过多的逗留。
  
 临走是老夫人赠给夕雾一只横笛。
  
 这是笛子是柏木生前遗物,夕雾想起柏木曾经说这支笛子,以后要传给自己信任得人,相思往事,不禁平添几分哀愁。
  
 夕雾半夜回到家,云居雁大概知道了夕雾和落叶公主的流言,心里有点生气,把门窗格子门全部都关上了。
  
 夕雾看到这么好的月色,便把格子窗拉起来,睡下了,睡梦中梦见了柏木,柏木对他说:“我指望留传笛子的人不是你。”夕雾正想追问这个人是谁,忽然孩子在梦中大哭起来,把他惊醒了,孩子半夜吐奶,有点感冒,大家一阵忙乱,夕雾刚刚的梦境也消散了,不真实起来。
  
 他回想起柏木梦中说的话,想不出来那个人应该是谁,现在笛子在自己的手里,缘分实在是很神奇。
  
 夕雾不知道笛子应该何去何从,便暂时放下这件事,来到父亲源氏的住处。
  
 明石女御的孩子们都在这边,三皇子一直都有紫夫人抚养,现在二皇子和熏君都在这边。
  
 夕雾第一次见到熏君,便觉得熏君眉眼之间酷似柏木,笑容和柏木竟是一模一样,他想探探父亲的口风,父亲应该早就看出来了吧。
  
 夕雾此时也猜出来了个大概。
  
 夕雾对父亲说到柏木临终前的样子,又说起最近去看望落叶公主的情形,很是感慨,说到落叶公主弹琴的样子,源氏告诫夕雾,因为柏木的临终遗言去照顾落叶公主是情有可原,但用心要清白,不可做出意外之事。
  
 夕雾见时机已到,便把柏木托梦的事告诉了源氏。
  
 源氏说到这只笛子本来是阳城院天皇所用的笛子,后来传给了紫姬的父亲式部卿亲王,这里大概可以猜测源氏父亲桐壶帝之前的天皇应该是阳城院,式部卿亲王一脉本来是帝王之家,后来因为政治势力,桐壶帝上位了,那一脉才衰败了下去。
  
 式部卿亲王因为很喜欢柏木,便把笛子传给了他,柏木的母亲是式部卿的女儿,柏木是式部卿的外孙,紫姬是式部卿女儿。
  
 柏木叫紫姬姑姑。
  
 在柏木母亲这边的关系,源氏是柏木的姨父。
  
 现在这支笛子到了夕雾手中。
  
 源氏依然知道这其中的关系,这支笛子很显然应该传给柏木的儿子。
  
 但源氏不把话说明,只是说这支笛子现在应该交给我保管。
  
 夕雾大概知道熏君是柏木儿子的事,怕明讲出来伤了面子,便装作不知道的样子说:柏木临终的时候嘱咐身后的事,说到有事得罪了父亲,希望能得父亲原谅,深感惶恐,不知道到底是因为什么事情得罪了父亲。
  
 源氏不好说来,只好回答,我不记得有什么事让他惶恐呀,想不起来了,等我想起来再告诉你吧!
  
 这支横笛就像是联系着柏木和熏君的纽带,也从源氏对待熏君中可以看出他已经原谅柏木了。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