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脊梁有哪些人

2024-05-18 20:54

1. 中国的脊梁有哪些人

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作为一线工作人员,他们为我们遮风挡雨、冲在前线。典型人物的价值取向,坚定了我们的信心、锻炼了我们的队伍、凝聚了我们的士气。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则要正己修身,塑造自己的偶像观、幸福观、荣辱观。
应树立正确的“偶像观”。偶像们有的靠颜值、有的靠人设,他们的语言、行为、思想,对青少年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在我们身边的这些富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典型代表,他们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最好诠释。他们成为了这个时代最“硬核”的偶像。

扩展资料
人的思想和行为是受价值取向支配的,每个人都可以根据各自的需要、兴趣、情感作出判断。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意,也是每个人会遇到的现实问题。
第一、应树立正确的理想。在这次疫情中,我们看到了那么多崇尚真理、坚持正义、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典型人物。他们不顾自身利益,为全局利益着想。离开人的社会价值,人也无法在社会中生活,更谈不上自身价值。
第二、应注重个人修养。修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人的品格上,人生的要义,除了要诚实守信外,还应遵循坚持正义、恪守正道。好的品格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自我审视、自我约束、自我调控中,不断自我改造、自我完善的。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战“疫”说理】树立典型人物群像 扛起主流价值观

中国的脊梁有哪些人

2. 中国脊梁有哪些人?

1、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中国航天之父。

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在美学习研究期间,与他人合作完成的《远程火箭的评论与初步分析》,奠定了地地导弹和探空火箭的理论基础;与他人一起提出的高超音速流动理论,为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中国原子弹之父。

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3、黄旭华(生于1926年3月12日)——中国核潜艇之父。

黄旭华长期从事核潜艇研制工作,开拓了中国核潜艇的研制领域,是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为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主持完成中国第一代【摘要】
中国脊梁有哪些人?【提问】
您好,为您解答

李四光、竺可桢、茅以升、童第周、王淦昌、赵九章、华罗庚、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王大珩、黄昆、邓稼先、黄旭华、于敏、袁隆平、王选、南仁东等。【回答】
1、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中国航天之父。

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在美学习研究期间,与他人合作完成的《远程火箭的评论与初步分析》,奠定了地地导弹和探空火箭的理论基础;与他人一起提出的高超音速流动理论,为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中国原子弹之父。

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3、黄旭华(生于1926年3月12日)——中国核潜艇之父。

黄旭华长期从事核潜艇研制工作,开拓了中国核潜艇的研制领域,是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为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主持完成中国第一代【回答】

3. 中国的脊梁是哪几个人?

中国的脊梁人物事迹有朱自清、袁隆平、于敏、钱三强、屠呦呦、钱学森、莫言、林清玄、鲁迅、张金麟。
一、袁隆平。
袁隆平 (1930.9.1 -2021.5.22)。籍贯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生于北京。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今中国最著名的科学家”、“当代神农”、“米神”等。
1953年,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2005年并入西南大学)。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二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

二、钱学森。
钱学森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和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
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三、钱三强。
原名钱秉穹,核物理学家。原籍浙江湖州,生于浙江绍兴,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
在核物理研究中获多项重要成果,特别是发现重原子核三分裂、四分裂现象并对三分裂机制作了科学的解释。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发展和“两弹”研制作出了突出贡献。

四、于敏。
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今天津市宁河区)芦台镇,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此后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1987年和1989年三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4年获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85年荣获“五一劳动奖章”。1987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在钱学森的努力带领下,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五、屠呦呦。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宁波,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
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
2011年9月,因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六、朱自清。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 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

七、林清玄。
林清玄(Lin Qingxuan,1953年2月26日—2019年1月23日),生于中国台湾省高雄旗山,毕业于中国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当代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笔名有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侠安、晴轩、远亭等。
林清玄著有散文《查塔卡的杜鹃》,文章《和时间赛跑》、《桃花心木》选入人教版、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本。
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他是台湾地区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也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2019年1月23日,林清玄去世,享年65岁。

八、莫言。
本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生于山东省高密县河涯乡平安庄,中国当代作家。2009年,出版长篇小说《蛙》;2016年,当选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副主席;2019年,创作小说《等待摩西》 ,同年11月,与王振共同创刊《两块砖墨讯》。
2020年7月31日,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晚熟的人》;2021年4月14日,被香港大学授予荣誉文学博士。

九、鲁迅。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人。“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十、张金麟。
张金麟是我国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家,是我国094战略核潜艇的总设计师,是我国船舶核安全工程的先驱者之一。张金麟1936年出生,距今已有81岁的高龄了,然而他还是坚持在工作,这种精神真的是很无畏的,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中国的脊梁是哪几个人?

4. 中国的脊梁指的是什么人

  答案:“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灯下漫笔》),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这样一来,对于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不能知道在某种程度上演化成不愿知道了。      当时国民党到处散布悲观论调,广大民众也因为“中国的脊梁”总被摧残、被抹杀而看不到光明。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精析: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深入揣摩语句的深层含义,并学习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揭示深刻的道理。

5. 中国民族脊梁是哪些人?

1、谁是民族脊梁?对此,鲁迅先生曾有阐述:中华民族从来不乏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在鲁迅的“字典”里,脊梁意味着秉持正气、为民奉献的坚毅品格。

他们无需声名显赫,不必挂名“功劳薄”,可以是孜孜于追求真相的知识分子,可以是心怀苍生的政治家,也可以是默默贡献的底层百姓。如春蚕吐丝,蜡烛泣泪,他们在为文明迈进发热。
既是民族的“脊梁”,就该增益于百姓的福祉、社会的进步,承载起历史演进的厚重影子,经得起民众拷问。它的评选,应站在社会文明的经纬度上去考量,进而映照出整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内蕴。它所裹挟的“历史谱写”意义,由不得不负责任的草率涂鸦。
2、一种是不求名利,埋头苦干,创造社会财富和灿烂文化,推动历史前进的广大劳动人民和创造发明家,如毕升、李时珍等。
一种是不怕流血牺牲,反抗反动统治的革命者和坚持抗战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如陈涉、李自成、洪秀全、岳飞、文天祥等;一种是代表人民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为解除和减轻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号、为民请命的人。
如杜甫、白居易、关汉卿、谭嗣同、夏明翰、刘胡兰等;一种是历尽艰辛、奋不顾身,探求佛教教理的人,如法显、玄奘等。

中国民族脊梁是哪些人?

6. 什么的人是中国的脊梁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
 
 
原文是: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一切探索救国救民的先辈们是中国的脊梁,伟大的抗战英雄们是中国的脊梁,而我们,必将成为新世纪复兴中华民族的脊梁!

7. 中国的脊梁是指谁?

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 有舍身求法的人。
出自:《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原文: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之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创作背景: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鲁迅先生在民国时期所著的一篇驳论文,最早于1934年刊发,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
“自信力”,就显出极其深刻的讽刺意义。第二自然段“有人”是指梁实秋等文人,针对对方三个论据一一批驳。文章用两个假设复句,第一个假设复句,“自信”早已失掉,第二个假设复句,是退一步讲,接着指出失掉“他信力”后可能寻找一条“新生路”,那就是相信自己,“但”字一转,“不幸”得很,走上了一条可怕的路,即求神拜佛、虚无飘渺、精神麻醉的路。
鲁迅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对“中国人”作了阶级分析,热情赞扬了作为“中国的脊梁”的“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

中国的脊梁是指谁?

8. 什么是中国的脊梁?

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
鲁迅被称为中国脊梁,因为鲁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那些文字,虽然不乏机趣,却是旨在担当。
他以如椽巨笔激励着中华儿女的思想崛起。
在他逝世的时候,体重已只剩下七十来斤了,人们在他身上上覆盖了一面大旗,上有三字:“民族魂”。这是对其一生行状,当然包括对其作品的定论。所以,他被称做中国人的脊梁是当之无愧的。

扩展资料:
鲁迅先生在《太白》半月刊第一卷第三期发表了题名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文章。鲁迅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当时的社会中弥漫着“民族的自信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的类似论调。
在文章中,鲁迅先生认为,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因为“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正是这些人,构成了中国的脊梁。
鲁迅先生是这样说的: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短短的几十个字,鲁迅先生从帝王将相家谱的“正史”之中,发现了中国的脊梁。虽然仅是举例的性质,却将中国脊梁的核心与特质抽出来了。今不惧辞费,不避画蛇添足,尝试赘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