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正在走向衰落吗?

2024-05-19 20:56

1. 苹果正在走向衰落吗?

  苹果公司( Apple Inc. )是美国的一家高科技公司,2007年由美国苹果电脑公司( Apple Computer Inc. )更名为苹果公司,在2014年世界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15,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库比蒂诺。苹果公司在1976年4月1日创立,在高科技企业中以创新而闻名,设计并全新打造了iPod和Mac 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OS X 操作系统,以及革命性的iPhone和 iPad。苹果公司已连续三年成为全球市值最大公司,在2012年曾经创下6235亿美元记录,2013年后企业市值缩水24%为4779亿美元,但仍然是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

  多个征兆表明苹果可能正在走向衰落
  任何历史事物都逃不过由盛而衰的历史轮回,苹果作为一家"改变世界"的公司也不例外。倘若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由苹果公司,或者由其人格化象征乔布斯所引发的群体效应,俨然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从世界中心美国兴起并迅速席卷了世界的其他地区。随着这场运动灵魂领袖的逝去和跟随者激情的消退,这场运动正在逐渐走向低潮。
  一、人格化象征乔布斯的离世
  正如耶和华是基督教的人格化象征,释迦牟尼是佛教的人格化象征,乔布斯则是其亲手所创办的苹果公司的人格化象征,也是这场群众运动的灵魂领袖。群众一旦脱离了领袖的指引,失落感和幻灭感会接踵而来,紧随其后的是无能感的再次回归,并最终走向无目的探寻和式微。
  按照码头工人哲学家埃里克·霍弗的说法,乔布斯在这场运动中扮演着三个角色,既理论家、鼓动者和行动人。从历史的角度追溯过去,乔布斯似乎与生俱来带着改变世界的使命,他提出了足以改变世界的理论,并以理想主义的姿态和手法俘获了大批追随者,且近乎偏执的按照自己的意愿(产品理念和审美)设计出了改变手机行业乃至整个世界的产品。三个角色兼具一身成就了乔布斯个人,也成就了苹果这个伟大的公司。
  乔布斯的离世对于手机行业和整个世界都是一个巨大的震动和损失,随之消失的是苹果公司人格化的象征。蒂姆·库克的接任尽管使得苹果公司沿着乔布斯的道路继续前行,但其人格魅力的衰微让苹果公司和苹果产品都失去了以往极具人格化的魅惑力。
  二、保守主义的萌芽
  蒂姆·库克是个营销天才的事实无可争议,但在产品创新上却饱受质疑。乔布斯时代的每一个发布会,每一款新品都足以让世界为之侧目,而在库克时代这些都消失不见了。库克接任之后,几乎每一款苹果产品都在围绕改进、升级进行修修补补,却没有一款产品足以让用户发出一声惊叹。
  形象化的比喻是乔布斯打下了江山,而库克的使命则是守住这片江山。按照群众运动的特征来看,倘若一场运动从最初的大刀阔斧,到取得胜利果实,继而开始固足不前地保护起运动成果,那么这场运动也便走到了尽头。创新是苹果的灵魂,也是苹果得以一次次改变世界的不二法宝,但随着创新精神的消逝,苹果公司也将逐步失去核心竞争力。保守主义的萌芽成为束缚苹果大步前进的羁绊。
  库克在销售成绩上造就的奇迹,为其赢得了尊重,但若想让世界对其产生如乔布斯一般近乎膜拜的感情,显然是不可能的。当然库克也不想成为第二个乔布斯,因为他"无法取代"。库克在乔布斯离世之后,以"公司人人都要以创新为己任"为由解散了创新部门,这种理由虽然新鲜,但也难免让人担忧其可行性。
  三、跟随者激情的消退
  处于群众运动中的跟随者往往具有偏执、易激动、容不下他人意见等特点,他们充满了激情和斗志,为了一个领袖提出的观点和理念而无比激动,为了和意见相左者争个对错而大动干戈,为了一款即将诞生的产品而夜不能寐,亢奋不已。但是今天,这一切正在苹果身上逐渐消失。
  正如法国社会学家古斯塔夫·勒庞所言,处于群体中的个人往往呈现出低智商、无意识、丧失判断力等特点,由苹果产品所引发的狂热几乎是对此番理论的严丝合缝的验证。群体会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做出令人难以置信的自我牺牲,在中国,这种牺牲甚至以卖掉自己的肾为代价。但跟随者的这种激情如今正随着运动的式微而走向冷却。
  不过,这种激情的衰退也衍生出一些令人遗憾的现象,如今在苹果产品相关新闻的评论中,常常见到苹果的反对者毫不加掩饰地谩骂和讥讽,这也恰恰符合群众运动的特征,一旦群众对曾经支持过的事物失望,就会再度呈现出运动初始的狂躁,继而掀起另一场运动。
  四、反对者的出现
  一如苹果在世界各地有着数目惊人的支持者,如今苹果的反对者也已不在少数。乔布斯神话的破灭,产品创新的无力,群众辨别和批判意识的觉醒正让苹果一度创造的神话走下神坛。在互联网上,不断有人指出苹果在创新和设计上缺陷和不足,其中不乏一些意见领袖式的人物,这些反对者同样也拥有一帮拥趸。
  反对者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群众运动中的"言辞人",一个稳定的社会结构走向瓦解,"言辞人"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反对者的出现并不是出于对第二个苹果的期待,他们反对的只是作为霸主的苹果本身。正如《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所言:"人们看上去似乎热爱自由,其实只是痛恨主子"。如今的世界已经容不下一个无论何种形式的霸主。
  五、神秘色彩的消退
  几乎所有人都感觉的到,库克上任之后,苹果的保密工作似乎没那么严苛了,在新产品发布之前,各种谍照和产品信息就已经满巷皆知,重要的是这些捕风捉影的传闻最后多半都成了事实。而在乔布斯时代,令人振奋的惊喜总是能够保留到最后时刻。
  保密工作的松懈意味着苹果产品神秘色彩的消退,而一次又一次的爆料也消磨着关心者的耐心,甚至让其产生反感。过去充满神秘色彩,近乎宗教仪式般的产品发布会如今充其量成为众多新品发布会中尚且值得期待的一个。神秘色彩的消退让苹果产品不再那么充满诱惑力。
  六、运动口号不再蛊惑人心
  苹果早期的广告有着极为震撼的效果和强大的煽动力,其最经典的"1984"中,代表着苹果的女人手持铁锤砸碎了屏幕中的正在滔滔不绝发表演说的"老大哥",映射了IBM一成不变的守旧姿态,衬托出苹果敢于打破陈旧思维,用于变革创新的精神。这种包含着强烈价值观的口号和姿态正是苹果俘获人心的武器。
  最具代表性的iPhone系列,其宣传口号从过去"再一次,改变世界"带给人的震撼,到如今停留于产品本身的表达,将价值观从产品中剥离,由此失去了对人心的蛊惑力。从这一变化的过程中,我们或多或少能够感受到苹果正在失去以往的自信和大气。
 
  对于一个曾经改变世界,如今依然处于行业顶尖位置的公司而言,通过"玄而又玄"的社会学分析其命运走向,可能会引发一些争议,但鉴于苹果公司和其人格化象征乔布斯所引发的社会效应,具备了众多群体运动所独有的特征,这样的分析多少也有些借鉴意义。如上几个征兆表明,苹果可能正在逐渐走向衰落。

苹果正在走向衰落吗?

2. 苹果为什么最终走向衰败?

果公司和国内众多应用开发者的支付之战本周仍在进行中。除了微信之外,苹果还约谈了资讯类、付费问答、直播平台等在内的中国社交网络APP开发者,要求它们要么走内购通道,要么禁用打赏功能。而苹果将打赏这种小费形式也归类为应用内购买,和购买游戏、音乐、视频一样,每一笔费用都要抽取30%的分成。
很想知道苹果什么时候约谈支付宝,毕竟他们也做过社交,而且每天的交易量惊人,要抽取30%的话,银联大概都会坐不住了。

在和国内社交应用开发者讨论应用内收费的时候,苹果表示,如果应用开发者不按照苹果的规则来,其应用会从APP店内下架。
而在此之前,苹果正在和它的上游高通打一场标的为10亿美元的专利官司。高通透露,苹果将不会为2017年第一季度销售的手机向高通支付专利使用费,至于后续款项也不会支付,直至与高通的法律纠纷得到解决。
今年1月,苹果先在美国南加州南区联邦地方法院,以垄断无线芯片市场、收取过高的芯片专利使用费为由起诉高通,索赔10亿美元。此后的两个月内,苹果又在中国和英国发起两场针对高通的诉讼,燃起全球范围内的战火。

“高通仍坚持对苹果公司毫无用处的一些技术征收专利费。就像是沙发卖家会因为买家居住面积的大小收取不同费用一样。苹果的创新越多,高通收取的专利费就会越多。”苹果CEO库克曾如此表态。
两件事情对照看,不禁让人莞尔,多么熟悉的语言和逻辑。
2017年,为什么苹果会怼上游怼下游,和它的业绩有很大关系。截至4月1日,苹果第二财季的iPhone销量为5076万部,低于去年同期的5119万部。IDC的数据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苹果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从两年前同期的16%下降至9%,第一季度iPhone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下滑,位列第四,前三名被中国本土品牌包揽。继2016年第二财季苹果在华市场出现了第一次业绩下滑,之后四个季度的营收分别下滑了33%、30%、12%、14%。
与此同时,2016年中国成为苹果应用商店的最大市场,收入超过美国市场。根据移动市场分析机构App Annie Ltd.的数据,2016年第四季度,中国消费者在苹果应用商店的消费额达到20亿美元,创下历年来单个市场的消费额之最。
因此,也难免苹果将中国区的应用内购买作为收入增长点来重点考量,毕竟这是随时可以收取的真金白银。
相较于业界内外共同声讨的苹果的傲慢,更值得深思的是,苹果是不是“老了”,依靠销售手机+应用内购买的商业模式是否需要调整了?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原本领先于业内的苹果,是否应该更多地将利润增长的目光从收取“苹果税”转为创造新利润增长点?
苹果作为锐意进取的全球领先的高科技产品公司,在过去的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引领技术发展,寻找最新技术突破口,而不是像今天这样蝇营狗苟于一些似是而非的收费里。
这是苹果真正的危机所在,微信可以关掉赞赏,新浪微博也可以不开通打赏,但是苹果在中国市场,敢下架淘宝、下架微信吗?为什么要把自己逼到一个双输的境地中去,这是苹果需要反省和思考的。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