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2024-05-13 14:24

1. 生物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前,我国生物技术已广泛用于农业、医药、环保、轻化工等重要领域,为生物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奠定了良好基础。生物技术与产业已经开始从跟踪仿制到自主创新的转变;从实验室探索到产业化的转变;从单项技术突破到整体协调发展的转变。中国生物科技发展中心主任王宏广说,我国生物技术在让企业积极参与产业化的同时,还要加强有独立知识产权成果的创新。努力培养技术、管理人才,建立产品标准化体系,组建相关行业协会,规范市场秩序。??我国生物技术产业通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已建立了20多个生物技术园区。目前,涉及现代生物技术的企业约500家,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其中涉及医药生物技术的企业300多家,涉及农业生物技术的企业200多家。??人均寿命从1949年35岁增长到1996年70.8岁生物技术功不可没??据新华社北京19日电记者杨维汉报道科技部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我国生物技术要积极稳妥地促进产业化,努力使生物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召开的"新世纪生命科学论坛"上,科技部有关人士介绍,我国将通过生物技术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发展生物高科技,培育生物新产业,力争使生物技术产业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之一。??水平在发展中国家领先??据新华社北京19日电记者杨维汉报道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生物技术总体水平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地位,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生物技术基础研究不断取得突破,为生物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奠定了良好基础。中国作为惟一的发展中国家成员参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了1%测序工作;中国科学家独立完成了杂交水稻父本9311(籼稻)的基因组序列草图;在国际上首次定位和克隆了神经性高频耳聋基因、乳光牙本质Ⅱ型、汗孔角化症等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医药生物技术为提高人民平均寿命和健康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人均寿命从1949年的35岁增长到1996年的70.8岁,生物技术功不可没。近年来,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发展明显加快,进入临床研究的生物医药已达150多个,有基因工程干扰素等21种生物技术药物投入生产.??为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我国农业生物技术成就显著?为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我国首创的杂交水稻技术已经推广到20多个国家,累计增产粮食3500多亿公斤。我国是世界上第二个有转基因抗虫棉花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2002年种植面积占棉花总种植面积的40%,五年来累计为农民增收50多亿元。??开发再生清洁能源有功??我国在利用生物技术开发可再生清洁能源方面成就显著。利用玉米等粮食生产燃料酒精的技术分别在河南、黑龙江已具备了数十万吨的年生产能力,乙醇汽油已在部分地区推广试用;日产量20余吨的生物柴油生产企业2002年在四川问世,填补了我国生物柴油工业化生产的空白。参考资料:/9.html

生物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2. 生物技术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2019年我国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300亿元
根据工业和信息部消费品司发布的《2012-2018年医药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2018年我国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11.7亿元,同比下降26.2%。目前工信部还未发布2019年行业数据,受2019年疫苗签发下降影响,前瞻测算2019年我国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约为2321亿元。



2012-2018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利润总额呈波动趋势,2018年我国生物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45.4亿元,同比下降10.74%。目前工信部还未发布2019年行业数据,受2019年疫苗签发下降影响,前瞻测算2019年我国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实现利润总额约为423.1亿元。



2019年全国疫苗批签发总量为5.81亿剂
随着我国疫苗市场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几次大的疫情之后,从政府到民众对疫苗的认识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从批签发总量来看,2010-2015年疫苗批签发量连续下降,到2015年降至5.65亿人份;2016年得到回升。2017年,申请签发的疫苗有50个品种,共4404批,其中4388批(约7.12亿人份)符合规定,16批(约计60.68万人份)不符合规定,不通过率为0.36%,疫苗批签发量较上年增加10.22%。
2018年我国疫苗累计批签发量为6.66亿人份,同比下降6.46%。2019年,全国疫苗批签发总量为5.81亿剂,同比下降5.22%。



2025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
血液制品是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的中最重要的细分产品,直接影响着生物医药行业市场前景。2020年,受疫情推动血制品领域重回景气上升期。疫情促进血制品企业2020年一季度业绩或提速增长,部分产品存在提价可能性。前瞻预判,在疫情的影响下加上国家对生物医药行业的重视,2020-2025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将重回2017年前10%-15%的增速,预计到2025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3. 中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前景

植物转基因技术的概况
 
本文提要:本文浅显地介绍了植物转基因技术的概况和前景。具体包括:人们利用哪些基因改造植物?用什么装载这些基因?用植物的哪一部分接受这些基因?用什么方法使这些基因进入植物细胞?所产生的新植物对人是否安全?  
  生物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门新技术,也称为生物工程,具体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其中的基因工程,又称为转基因技术,它将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片段取出来,再放到另一种生物中去,使后一种生物具备新的性状。前一种生物改造后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称为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一般需要装到合适的载体上,才能进入后一种生物。前一种生物称为供体,后一种生物称为受体。目的基因进入受体而使受体产生新性状的过程通常称为转化。  
  用于创造植物新类型的转基因技术,称为植物转基因技术,所产生的植物新类型称为转基因植物。以下简要介绍植物转基因技术的当前概况和前景。  
一、目的基因  
  植物转基因技术应用的目的基因,分别从微生物、植物、动物甚至人类分离出来,目前国内外已经复制和鉴定的有100种以上。其中最常见的有种子贮藏蛋白基因、抗除草剂基因、抗病毒基因和抗虫基因等。  
  种子贮藏蛋白基因中,研究得较深入的有玉米、小麦的醇溶蛋白基因、水稻的谷蛋白基因、马铃薯的块茎蛋白基因等。导入这些基因可望提高某些植物的种子蛋白质含量,或改善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  
  抗除草剂基因至少有三类。第一类能改变植物酶对除草剂的敏感性。例如avoA的突变基因,它合成的EPSP酶的脯氨酸被丝氨酸所取代,酶的活力不受影响,但是对非选择性除草剂草甘膦的结合力只有原来的25%,从而使植物对除草剂表现不敏感。第二类能解除除草剂对植物酶的抑制。例如Bar基因,能合成乙酰转移酶,解除选择性除草剂PPT对植物谷氨酰胺酶的抑制,避免植物细胞因为氨的积累而死亡。目前已将这个基因导入小麦、烟草、马铃薯、甜菜等作物,其中转基因马铃薯已进行大田试验并取得良好效果。第三类能补偿被除草剂破坏的植物酶。例如经过修饰的EPSP酶基因,所表达的酶大幅度增加,以致草甘膦的浓度不足以破坏植物体内所有的EPSP酶,植物因此免于死亡。目前已将这种修饰过的基因导入烟草和矮牵牛,并产生了抗性。  
  抗病毒基因主要有这样几类。目前主要利用病毒蛋白外壳基因,导入这类基因获得了抗烟草花叶病毒的番茄,抗黄瓜花叶病毒的烟草和番茄,抗马铃薯X或Y病毒的马铃薯,抗苜蓿花叶病毒的苜蓿,抗大豆花叶病毒的大豆,抗番木瓜环斑病毒的番木瓜等,其中不少已进入大田试验。其次,还可利用反义RNA,也就是将病毒基因反向接在强启动子后面,所产生的大量反义RNA能封闭复制酶的结合位点,阻止病毒繁殖。但是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因为目前表达的反义RNA量还未达到所需要的水平。再其次,是期望利用抗体基因的产物,使病毒的复制酶失效,但是这类工作还处于试验阶段。  
  抗虫基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毒蛋白基因,例如苏云金杆菌的Bt基因,它所表达的晶体蛋白对鳞翅目和鞘翅目昆虫有毒杀作用。毒蛋白在昆虫消化道内经过蛋白酶激活后造成消化道损伤而导致昆虫死亡,对其他生物则没有任何危害。目前已将Bt基因导入烟草、番茄、马铃薯、棉花、玉米、大豆等,并取得明显效果。今后还需要研究如何提高毒蛋白表达量,研究在毒杀害虫的同时如何保护益虫等。另一类抗虫基因是蛋白酶抑制基因,它的产物能干扰害虫体内蛋白酶的活性,阻碍对食物的消化而使害虫致死,杀虫作用广泛。这例如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CPTI),已导入烟草等作物,并产生抗虫效果。  
  植物转基因技术应用的目的基因,此外还有固氮基因,有抗菌作用的几丁质酶基因和毒肽基因,与抗盐碱关系密切的脯氨酸基因,与雄性不育有关的核酸酶基因,与果实成熟有关的ACC合成酶基因,甚至人类的干扰素基因,生长激素基因等等。虽然目前它们还处于试验阶段,但具有十分诱人的应用前景。  
二、载体 
  用于装载目的基因的载体,应用最多的是细菌中发现的质粒。它是一种小型环状DNA,被某种酶切开后能够装载具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植物转基因技术中应用最多的质粒是Ti质粒,它原本具有致瘤作用,但目前已经将它改造。过去认为这种质粒只能进入双子叶植物细胞;现在发现,在一定实验条件下它也能进入单子叶植物。  
  为了便于在受体中检测到载体的存在,通常需要选用具有特殊遗传标记的质粒。目前植物转基因技术常用的遗传标记有以下几种。一种是抗生素的抗性基因,例如Cat基因可使植物细胞表现抗氯霉素。另一种是GUS基因,它可使植物细胞在X-gluc底物溶液中显示蓝色。还有一种是荧光素酶基因,可使植物细胞发出蓝绿色荧光。  
  植物转基因技术还有一些可望利用的潜在质粒。例如Ri质粒,可以诱导植物细胞产生根,这个根的细胞能分化形成植株。又例如酵母人工染色体,能装载巨大的DNA片段,已用于动物基因工程,可望不久的将来用于植物基因工程。  
三、受体  
  植物转基因技术往往需要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植物的离体单细胞,然后使单细胞分化发育成为转基因植株。为什么呢?这首先是因为高等植物与单细胞的微生物不同,前者是多细胞有机体,弄不好往往只有部分细胞接受目的基因,形成"嵌合体"。其次,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不同,前者具有很强的全能性,在离体条件下容易分化发育成完整的植株。正因为这样,所以植物转基因技术一般有必要也有可能和组织培养相结合。作为组织培养的植物材料,多是原生质体或悬浮培养细胞。目前已经利用这种方法在许多植物中得到了转基因的植株。  
四、转化方法  
  植物转基因技术实现转化的方法很多,但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农杆菌介导法,又称为"共培养法"。这种方法是将农杆菌与植物细胞共同培养,用农杆菌含有目的基因的质粒去转化植物细胞。通常是在含有适量抗生素的培养基上,筛选具有抗生素抗性标记的转化细胞,然后用特定培养基诱导这些细胞形成植株。这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已获得转基因株的植物大多数采用这种方法。  
  另一种是基因枪法,又称为"高速微弹法"。这种方法用表面附着DNA分子(含目的基因)的金属微粒,经过加速装置,轰击植物细胞,将DNA直接射入植物带壁的细胞。这种方法不受受体种类限制,快速简便,但是设备昂贵。目前这种方法的转化率已达到8%-10%,还在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  
五、转基因植物  
  目前国内外已经得到60种以上转基因植物,其中玉米、大豆、油菜、马铃薯、番茄和棉花等,已经大面积种植。1999年世界各地转基因植物种植面积已达到4000万公顷。但另一方面,国际上爆发了关于转基因植物对人体和环境是否安全的争论。这个争论同欧盟与美国的贸易战有关。目前美国已经设立专门机构,规定详细办法,对每一项转基因的田间试验和成果发放进行逐个的审批。我国农业部也颁发了《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到1999年底为止批准商品化生产的转基因植物共有六种,包括两种抗棉铃虫的棉花,一种耐储存的番茄,一种抗黄瓜花叶病毒的番茄,一种甜椒,和一种转花色的矮牵牛。可以预期,转基因植物将对世界和我国的农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为满足世界和我国人民对生活必需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前景

4. 关于生物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的趋势?

生物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伴随着生命科学的新突破,现代生物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牧业、医药、环保等众多领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生物技术的应用
1、生物技术在工业方面的应用
食品方面
首先,生物技术被用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高食品产量。
其次,生物技术可以提高食品质量。例如,以淀粉为原料采用固定化酶(或含酶菌体)生产高果糖浆来代替蔗糖,这是食糖工业的一场革命。
第三,生物技术还用于开拓食品种类。利用生物技术生产单细胞蛋白为解决蛋白质缺乏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目前,全世界单细胞蛋白的产量已经超过3000万吨,质量也有了重大突破,从主要用作饲料发展到走上人们的餐桌。
材料方面
通过生物技术构建新型生物材料,是现代新材料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首先,生物技术使一些废弃的生物材料变废为宝。例如,利用生物技术可以从虾、蟹等甲壳类动物的甲壳中获取甲壳素。甲壳素是制造手术缝合线的极好材料,它柔软,可加速伤口愈合,还可被人体吸收而免于拆线。
其次,生物技术为大规模生产一些稀缺生物材料提供了可能。例如,蜘蛛丝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其强度大,可塑性高,可用于生产防弹背心、降落伞等用品。利用生物技术可以生产蛛丝蛋白,得到与蜘蛛丝媲美的纤维。
第三,利用生物技术可开发出新的材料类型。例如,一些微生物能产出可降解的生物塑料,避免了“白色污染”。
能源方面
生物技术一方面能提高不可再生能源的开采率,另一方面能开发更多可再生能源。
首先,生物技术提高了石油开采的效率。
其次,生物技术为新能源的利用开辟了道路。
1、 生物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现代生物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农业中,使农业经济达到高产、高质、高效的目的。
农作物和花卉生产
生物技术应用于农作物和花卉生产的目标,主要是提高产量、改良品质和获得抗逆植物。
首先,生物技术既能提高作物产量,还能快速繁殖。
其次,生物技术既能改良作物品质,还能延缓植物的成熟,从而延长了植物食品的保藏期。  第三,生物技术在培育抗逆作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用基因工程方法培育出的抗虫害作物,不需施用农药,既提高了种植的经济效益,又保护了我们的环境。我国的转基因抗虫棉品种,1999年已经推广200多万亩,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畜禽生产  利用生物技术以获得高产优质的畜禽产品和提高畜禽的抗病能力。  首先,生物技术不仅能加快畜禽的繁殖和生长速度,而且能改良畜禽的品质,提供优质的肉、奶、蛋产品。  其次,生物技术可以培育抗病的畜禽品种,减少饲养业的风险。如利用转基因的方法,培育抗病动物,可以大大减少牲畜瘟疫的发生,保证牲畜健康,也保证人类健康。  农业新领域  基因工程不仅提高了农牧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疫苗是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科研人员希望能用食用植物表达疫苗,人们通过食用这些转基因植物就能达到接种疫苗的目的。目前已经在转基因烟草中表达出了乙型肝炎疫苗。  利用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用蛋白同样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科学家已经培育出多种转基因动物,它们的乳腺能特异性地表达外源目的基因,因此从它们产的奶中能获得所需的蛋白质药物,由于这种转基因牛或羊吃的是草,挤出的奶中含有珍贵的药用蛋白,生产成本低,可以获得巨额的经济效益。
2、 生物技术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目前,医药卫生领域是现代生物技术应用得最广泛、成绩最显著、发展最迅速、潜力也最大的一个领域。  疾病预防  利用疫苗对人体进行主动免疫是预防传染性疾病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注射或口服疫苗可以激活体内的免疫系统,产生专门针对病原体的特异性抗体。  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来生产疫苗。基因工程疫苗是将病原体的某种蛋白基因重组到细菌或真核细胞内,利用细菌或真核细胞来大量生产病原体的蛋白,把这种蛋白作为疫苗。例如用基因工程制造乙肝疫苗用于乙型肝炎的预防。我国目前生产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主要采用酵母表达系统产生疫苗。

5. 生物技术的发展状况

2.生物技术的发展史,传统生物技术,现代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的发展状况

6. 生物制品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从长期来看,随着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均收入的提高,国家在生物、生化制品的制造方面投入加大都会使生物、生化制品的制造需求增加。但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2008年市场对生物、生化制品的制造需求有所减缓。在市场生物、生化制品的制造需求增长有所减缓的现状下,产能扩张的势头并没有得到较好的控制。产能过剩、重复建设不仅导致生产与消费的失衡,而且还引发了生物、生化制品的制造内的一系列恶性价格竞争,影响了生物、生化制品的制造业的盈利能力。       中国生物、生化制品的制造市场现状,为外资企业入驻中国创造了条件,国际许多生物、生化制品的制造企业已经看中在中国低成本拓展市场的机会,随着外资投入逐步加大,中国国内企业改革重组迅速壮大。同时新的行业制度等政策的颁布和实施将促使我国生物、生化制品的制造行业洗牌,企业兼并重组将在政策的促使下大力发展。       由于当前生物、生化制品的制造行业效益下滑,所以对生物、生化制品的制造企业授信更要慎重。建议银行加强对生物、生化制品的制造企业的筛选,选择行业龙头企业、长期增长的企业、具有良好赢利模式的企业,关注生物、生化制品的制造子行业,关注生物、生化制品的制造上下游企业,优化客户结构,针对生物、生化制品的制造行业需求进行新产品开发。

7. 生物学领域的未来趋势是什么

在行业科学家眼里,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听听,这个说法是多么有诱惑力。
说到趋势,涉及到生物医学领域,农业生产领域,环境生态领域,生物医药领域等等方面。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这句话不是瞎说了。
生物医学领域,生物学发展会逐步找到疾病发病机理并找到相应治疗方案,如癌症、艾滋病等世界性顽疾。
农业领域会设计基因的修饰改造等基因工程的手段或者其他手段改良生产领域的农作物或畜禽品质特性。
生态环境领域将会从生物学角度去解读自然属性以及保护生态环境;
生物医药领域是最为耀眼的领域,新型的药物如疾病的诊断试剂盒,疫苗,抗生素等等,这将是国民生产总值的支柱;

生物学领域的未来趋势是什么

8. 生物技术是怎样发展的?

生物技术不是一门新学科,它可分为传统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现代生物技术是从传统生物技术发展而来的。
传统生物技术是指旧有的制造酱、醋、酒、面包、奶酪、酸奶及其他食品的传统工艺;现代生物技术则是指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以现代生物学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新兴学科、当前所称的生物技术基本上都是指现代生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