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钢铁厂要搬迁到哪里去?

2024-05-04 03:49

1. 邢台钢铁厂要搬迁到哪里去?

在微博上,一个大V问你什么时候会使用“凛冬将至”这个词,我在下面的评论留的是:
介绍钢铁行业形势的时候
真是一个让人悲伤的现实。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仔细分析一下,现实也许不是那么悲观,也许更悲观。因此我想提几个点,也许是痛点,也许是痒点,也许是爽点,请自行判断。
说在前面:冶金工程本科生,毕业后去了一个中小不锈钢厂,在一线大概呆了一年。因此,必然存在错误思路、不准确信息和个别错别字。
观点一中国还需要大量钢铁,钢铁绝不是夕阳产业。
还在上大学的时候听过一种观点,说中国的人均钢铁积蓄量(指一个国家实际拥有的金属资产的钢铁总量,包括各种机器设备、建筑、铁路、船舶、汽车、家电、军工武器及钢铁制品等)远远不及发达国家。据世界主要钢铁生产国钢铁蓄积量的推定(谢开慧),我们在此基础上估计一个数,取美国钢铁积蓄量约60亿吨,日本约为25亿吨,中国约85亿吨。粗略取美国3.2亿人,日本1.3亿人,中国13.5亿人,我们可以得出人均钢铁积蓄量的大致数据:美国为18.75吨,日本为19.23吨,而中国仅为6.3吨。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还需要大量钢铁,钢铁绝不是夕阳产业。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中国将继续推进城镇化进程。2008年世界平均城市(镇)化水平为49.9%,而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一般都在70%以上,一些看似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差不多的发展中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城镇化水平也大大高于我国。找到一个更丰富的数据,见图1。而这也需要钢铁支撑的。
图1.全球主要国家城市化水平
观点二中国近几年的钢铁产量真的过剩了。
根据国际钢铁协会2015年1月发布的统计数据,2014年全球粗钢产量达到16.62亿吨,中国粗钢产量达到8.227亿吨,同比略增0.9%,在全球所占比重由上年的49.7%降至49.5%。这就是所谓的:
世界第一,中国第二
产这么多,我们用了多少呢?我不知道。
但是据工信部数据,2010年我国粗钢产能利用率为82%,2012年仅为72%。产能利用率可理解为实际产量和满负荷理论产量之比。打个比方,我一天能做十个菜,但是只做了七个,我的产能利用率就为70%。为什么不做八九个甚至十个菜?哦,没有女朋友,我一个人吃不了。
PS:我们的产能是多少?喏,下面图2这个蓝条条。
图2.中国粗钢总体数据
注:部分数据为预测数据或估算数据
观点三产能过剩导致钢铁行业同质化竞争严重,包括低端和中高端
这一点很好理解。以前中国是缺钢铁的,特别缺,几乎可以说是来多少吃多少,吃了抹抹嘴问你还有吗没吃饱。中国也不乏有钱人啊,有钱人想赚钱啊,一看见有商机那好家伙,上!那时候只要能练出来稳赚不赔,可是没多少厂啊。据以前的工友说,有一个厂的螺纹钢在上车的时候摔地上了,断了!螺纹钢摔断了啊!卖了啊!
暴利之下,扎堆新建项目,结果遇到金融危机,接着发现产能过剩了。新建的项目中,低端钢要求低,大概鼓捣一下还是能练出来的,但是要求稍微高点儿就不行了,至于特殊钢和特种钢,臣妾做不到。所以现在低端钢真是还不如白菜便宜。喏。
当然钢铁行业不乏有运气或者有眼光且有钱的企业,在大家盲目扩建低端产能的时候也在发展中高端产能。于是在工信部2014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和2015年展望中出现了这段话:
产业集中度降低,同质化竞争进一步向高端产品蔓延。近年来钢铁行业效益不佳,企业兼并重组意愿下降。2014年,粗钢产量前10家企业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6.6%,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大型钢铁企业精品板材项目多为汽车板、电工钢等高端产品,已出现过剩迹象,低牌号取向电工钢、无取向电工钢及普通质量汽车板市场压力进一步加大,高端产品同质化竞争日趋加剧。
观点四产能过剩导致钢铁企业利润稀薄甚至负利润
啥也不说了,直接上图。
图3.行业(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销售利润率(有的是全行业,有的只是大中企业)
2010年全国工业企业平均水平为6.2%。业内有一种声音,说低端钢现在是产多少赔多少,之所以盈利,只是因为还有高端钢。也就是说,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可以赚一点点,否则就是亏。
观点五经营困难导致银行抽贷、融资难而贵,资金链越发脆弱
亏损,银行不贷款给你,还逼你还贷款。更常见的应该是这种:今天贷A银行的款买原料生产,明天卖了产品贷B银行的款还A银行和买原料,拆东墙补西墙。(利润杯水车薪甚至为负,贷款还不清)突然,下次找A银行贷款不贷了!咋办?原料买不回来,停!停产检修!B银行催贷款,你不生产哪儿有钱?亏也要生产,只要生产才有可能还上,不生产永远还不上。于是B银行继续咬牙贷款(;P0YU7y;L.抱歉这几个字符是猫逛了一趟,我要打的只有后面这问号?),逼着钢厂生产。或者企业好不容易找到D银行贷款,可以啊,利率再上浮就是。(这一段是个人猜测,并未接触到经营那个层次,只是推测。)
个人经历:在钢厂的第二个半年,避峰生产(中频炉、电炉和钢包精炼炉避开用电高峰,主要是EAF)和停产检修是常态。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发工资,语焉不详。在我离职后甚至有停产只发最低生活补贴的说法(做法?)。
观点六不做大一定死,做大有可能活
中小企业前途渺茫。虽然生产灵活,可以忽视环保逃避监管,盈利相对容易,但是存在更多更根本的问题难以解决。一是融资难,融资方式单一且风险高。二是技术落后,新技术都是用钱堆出来的。三是管理难,没有完善制度,人员素质也不高。四是销售难,销售渠道狭窄。五是原料供应难,企业信誉难以得到承认。
大企业有可能活。
大企业可以造行业形势,说是深秋就没过冬。
大企业可以搭行业平台,搭台唱戏和买票入场谁更能赚钱一目了然。
大企业不怕亏,家大业大少亏就是成绩。
大企业降本容易,当初有钱任性,现在不任性就有钱。
大企业更容易贷款,有现金就不会倒。
大企业有更多保障,要垮之前请把员工安置好。(此处我要插嘴:离职前坐公交时,偶然瞥见一个人的微信聊天记录——即使是私企员工,面对拖欠工资被质疑濒临倒闭时,竟然选择缩头相信国家会主持公道。哦,通篇都是自己说,不算插嘴。)
……
观点七最痛的是钢铁人!
钢铁厂是很封闭的。严重的污染使钢铁厂几乎都不在大城市周围(越来越不可能依城建厂,也不太会依厂建城了)。目前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大厂的封闭。大厂的封闭可以封闭到一个人一辈子不出厂,比如攀钢这种,据说出生到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食堂医院超市理发店等生活设施,总之应有尽有;小厂的封闭则是虽然生活设施不齐全,但是一般都是三班倒甚至两班倒、每周单休、节假日无休、工资低,不仅没有时间出去,就算出去也没有钱。
雷语行哦怕“\\I8[(猫语)
说到钱,可以大致说一下收入,这个要和职位一起说。说某西南钢厂。普工的工资最低也就2000~2500元/月,还要扣除五险一金之类的,也许是全家的唯一工作收入,加之文凭多为小学或者初中,并没有什么升职空间。有点文凭可能会好一点,起点可能会2.5~4K,到班组长能到5K多,再到炉长、工段长可能在8~15K。厂一级更高,而且提升幅度会大特别多,还有各种分红及灰色收入。然而由于钢铁厂是一个重现场靠技术的地方,没有足够的时间积累很难获得破格提升。也许有能耐的(包括拉关系也是此处能耐的一部分),5~8年就能到厂一级,没能耐的,5~8年,已经磨得很难有进步了。
在钢铁厂,一般职位提升是会伴随着见识的提升的。在一线,可能只能看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这也未必能照顾得面面俱到。稍微做上一个基层小头目,可能对上下工序会有一定了解。到横班领导或者工段(车间)领导,会逐渐清晰地认识到整个厂的生产节奏,开始更多地关注成本、质量,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可能会有接触。到了厂或者公司一级,就会更多的在意整个生产经营,对人力资源、财务、供销等都会有一定了解和体悟。换句话说,路是越走越宽,但是走到完全不依赖专业技术那一步,将会是一个特别漫长的过程,尤其是前期见识的积累简直慢到很难看见希望。
就是这么一个漫长的过程,既是机会成本,也是沉没成本。所谓的机会,就是熬得足够久,就有机会去到更高的层次,发现更大的世界。所谓沉没成本,就是如果自己不想一条路走到头而是要重新选择一条路,那么之前的所有付出、煎熬和积累都是一场空。我见过太多的人,到钢厂工作3~5年,学历不算低,职位上不去,没存款,甚至没女朋友(钢厂没有一直单身的妹子的)。走了,不甘心;留下,看不见希望。何去何从?
上面说到的纠结中的人,他们多半是不会走的。因为出了钢厂,他们的谋生技能几乎已经没有用武之地了。做通用专业或者跨专业的事,有几成希望比过同等条件对口工作的人?做本专业的事,那些研究生同学就在那儿,相比之下有几成胜算?创业,资金、项目都缺,不缺的是风险。不走,好歹还有份工作;走,几乎就是失业——而失业对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说是失不起的。
观点八凛冬将至,春天不会远了
上面的内容也许太悲观,所以我要说些乐观的。其实现在钢铁行业这么难也许是好事。产能过剩是所有难点、痛点的主因,垮掉一些自然会好。当然,这是很不负责的说法(我也没必要负那些责吧),毕竟每一个钢铁厂都是一个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有力引擎,那么多工人就业怎么办,周围的服务业怎么办(我只帮正规的服务业发此问)。但是,该垮还是得垮,从去年开始,国内有名大钢厂被兼并重组也不是一两家了,今年以来减员、分流的钢厂也数不胜数。
痛,是一定的。痛多久,是不一定的。痛过了,就好了。痛过的时候,是该垮的钢铁厂都垮了的时候。
此外,”互联网+“和大数据也是钢铁行业一个新契机。虽然我并不太懂,但是这两个新技术(概念)用好了对合理布局产能包括提升质量、降低成本都是有特别大的意义。
”凛冬将至“是徐乐江(宝钢那个)说钢铁行业的。以前都是说还仅在深秋。这些站在行业顶端的人,自然看得会远一点,大概估得准一点。时间没有停止,熬着,就离春天近了一点点。
观点九如何保有人才
这个是一个附加的痛点吧。钢铁厂甚至钢铁行业真的很难保有人才。以大学生为例。
首先,稍微了解钢铁行业的家长不会让孩子选冶金等相关专业。就算到大学毕业,自己对钢铁厂有了了解,大部分本科生也会直接转行。
其次,去钢铁厂的毕业生会有巨大落差。一是学校的专业实践太少,脱离生产太远;二是钢铁厂本身工作环境就艰苦;三是钢铁厂的人文环境和学校象牙塔差的太远。这种巨大的落差并不是能轻易消除或者被接受的,一旦接受不了,人就走了。
再有,钢铁厂的待遇真是不敢看。同学之间,专业不一样,行业不一样,别人至少干干净净的,还拿高薪,自己就灰头土脸,还和只出力的农民工拿得差不多——更关键的是,自己的努力程度还超过那些同学。不要说人不能和别人比,要知足常乐,非说”不足“是”足“那是耍流氓。
还有,发展前景真的堪忧。不说别人,就说我(当然我算不上人才,但我都如此,何况人才。)。混得也不算太差吧,但是就是看不到希望。厂子能不能撑过去是一说,撑几年才能过去是另一说。父母年龄大了,家里没有存款没有产业,真的赌不起这一把了。那不是我自己的前途,是我一家的幸福,我只想趁父母还不算太老让他们过好一点,钢厂给不了。
此外,钢厂的人文环境啊,我直接瞎了。有个老工人对着行车(天车,一般是女工操作)撒尿,不以为耻反以为荣;钢厂的人吃喝嫖赌都已经不遮掩了;就连送饭的小姑娘,那些老家伙(儿女也就和那小姑娘差不多大吧)也动手动脚;像喝酒喝死人什么的都不好意思拿出来说……
最后,没有足够人才流入并留下的钢铁行业,我不敢想。
(来源:知乎)

邢台钢铁厂要搬迁到哪里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