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进取系列理财收益怎么样 入门款也超过余额宝

2024-05-17 11:00

1. 农行进取系列理财收益怎么样 入门款也超过余额宝

品牌介绍 
进取系列理财管理计划是中国农业银行自主研发的定期开放式净值型理财产品,非保本浮动收益,期限一般为3-5年,目前存续三期产品,分别是半月开放式理财管理计划(以下简称“半月管理计划”,中低风险,产品代码为JQ130009)、每月开放式理财管理计划(以下简称“每月管理计划”,中等风险,产品代码为JQ130008)和每季开放式理财管理计划(以下简称“每季管理计划”,中高风险,产品代码为JQ120001)。 
产品特点 
开放式理财 
理财管理计划在存续期内设置定期开放申赎条款,方便客户进行流动性管理,特别是应对意外现金需求。 
多元化投资 
为各类投资者提供进入多个债券市场的通道,充分利用不同市场间的波动和风险收益差异,分享国内经济增长成果,分散配置资产,降低风险水平。 
专业化管理 
由农业银行担任投资管理人,产品运作依托于农行经验丰富的债券投研和交易团队,实行主动管理,动态优化资产组合,适时把握市场波动,充分利用不同属性债券资产的走势差异,竭力为投资者创造更多收益。 
多种风险偏好 
半月管理计划为中低风险产品,不采取杠杆化操作,投资运作稳健;每月管理计划为中等风险产品,采取杠杆化操作,杠杆比例不超过1倍,投资运作稳健,收益较为稳定;每季管理计划为中高风险产品,采取杠杆化操作,杠杆比例不超过1倍,分散化多策略投资,收益相对较高。 
资产信用风险可控 
主要投资于中高评级信用类债券,严格准入标准,深入分析发债

农行进取系列理财收益怎么样 入门款也超过余额宝

2. 中国农业银行官网在哪里找农行的历史财报啊,最好有图解


3. 中国农业银行发展历史


中国农业银行发展历史

4. 中国农业银行的发展史?

  中国农业银行(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简称ABC,农行)是中国大型上市银行,中国五大银行之一。最初成立于1951年(辛卯年),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家国有商业银行,也是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行设在北京。中国农业银行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六个阶段。\x0d\x0a  第一阶段(1951年—1952年):\x0d\x0a  1951年8月成立中国农业合作银行。也就是建国后的第三年,是新中国关于农村金融体系的一次尝试。\x0d\x0a  主要任务:按照国家计划办理农业的财政拨款和一年以上的农业长期贷款,扶持农村信用合作的发展。\x0d\x0a  1952年,撤销。原因是农业合作银行成立后财政拨款和长期贷款业务基本没有展开。农业发展的落后和合作化运动,使得农村根本就没有贷款业务的金融需求。\x0d\x0a  第二阶段(1955年—1957年):  1955年3月,成立中国农业银行。\x0d\x0a  主要任务:办理财政支农拨款和农业长期贷款与短期贷款,贷款对象主要限于生产合作组织和个体农民,贷款用途限于农业生产,其他农村金融业务仍由人民银行办理。\x0d\x0a  1957年4月,国务院决定将中国农业银行与中国人民银行合并。\x0d\x0a  第三阶段(1963年—1965年):  1963年,再次设立中国农业银行,作为国务院的直属机构。贯彻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中,国家采取加强农业的措施,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支援。\x0d\x0a  1965年11月,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合并。\x0d\x0a  第四阶段(1979年—1994年):\x0d\x0a  1979年2月,决定正式恢复中国农业银行,国务院的直属机构,由中国人民银行监管。恢复设立中国农业银行是 主要任务是,统一管理支农资金,集中办理农村信贷,领导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农村金融事业。\x0d\x0a  此后,中国农业银行再也没有撤销过。\x0d\x0a  第五阶段(从1994年4月-1997年7月):\x0d\x0a  以1993年12月国务院作出的《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为基础,要求通过改革逐步建立在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监督和管理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密切配合、协调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x0d\x0a\x0d\x0a  实际上就是把中国农业银行中的政策性银行功能、商业银行功能、农村信用社进行分离,分离的结果是:1994年4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从中国农业银行分设成立,粮棉油收购资金供应与管理等政策性业务与农业银行分离,农业银行开始按照1995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逐步探索现代商业银行的运营机制。 \x0d\x0a  1996年8月,国务院又作出《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建立和完善以合作经营为基础,商业性金融、政策性经营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农业银行认真贯彻执行《决定》的有关精神,在矛盾多、时间紧、压力大的情况下,统一思想,顾全大局,积极支持农业发展银行省级以下分支机构的设立和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的改革。\x0d\x0a  1997年,农业银行基本完成了作为国家专业银行“一身三任”的历史使命,开始进入了真正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的新的历史时期。\x0d\x0a  第六阶段(1999年-2010年): 股份制改革阶段\x0d\x0a  1999年,农行和工中建三家银行剥离1.4万亿元不良资产给四大资产管理公司。 2004年,农行第一次上报股改方案。\x0d\x0a  2007年1月19日至20日,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确定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总的原则是“坚持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x0d\x0a  2007年9月,农行选择吉林、安徽、福建、湖南、广西、四川、甘肃、重庆等八个省(区、市)开展面向“三农”金融服务试点。\x0d\x0a  2008年1月23日,农业银行明确提出“3510”奋斗目标和发展战略。 2008年3月,农行开始推动在6个省11个二级分行开始“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x0d\x0a  2008年5月底,“三农”金融服务第一阶段试点结束。\x0d\x0a  2008年8月,农行总行设立“三农”金融事业部,全面推动全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x0d\x0a  2008年10月,农行股改方案获国务院通过。\x0d\x0a  2010年7月15日和16日正式在上海和香港两地上市,农行融资约221亿美元,并成为全球最大的IPO,至此,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全部实现上市。\x0d\x0a  2011年7月22日,中国农业银行与英国剑桥大学剑桥海外留学生基金会在京签署了《中国农业银行剑桥奖学金谅解备忘录》。\x0d\x0a  截至2011年末,总资产达11.68万亿。\x0d\x0a  2012年11月23日,国家住建部住房公积金监管司信息化推进处吴旭彦处长一行来泰安就本项工作开展调研,并在泰安市公积金中心召开座谈会。\x0d\x0a  2012年12月23日,中国农业银行2013年“金钥匙春天行动” 启动仪式在厦门举行。\x0d\x0a  2012年农行以康复扶贫贷款为推手,不断推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贫困残疾人的自身发展能力。截至2012年末,农行累计投放康复扶贫贷款3.4亿元,较2011年增加1.7亿元,贷款支持助残扶贫企业或项目42个,辐射8731户残疾人农户,户均增收8990元。\x0d\x0a  2013年2月20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和中国农业银行《城镇化建设与金融服务全面战略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在武汉举行。

5. 农行的历史介绍

本行的前身最早可追溯至1951年成立的农业合作银行。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本行相继经历了国家专业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等不同发展阶段。2009 年1月,本行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7月,本行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
本行是中国主要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提供商之一,致力于建设经营特色明显、服务高效便捷、功能齐全协同、价值创造能力突出的国际一流商业银行集团。本行凭借全面的业务组合、庞大的分销网络和领先的技术平台,向广大客户提供各种公司银行和零售银行产品和服务,同时开展金融市场业务及资产管理业务,业务范围还涵盖投资银行、基金管理、金融租赁、人寿保险等领域。截至2016年末,本行总资产195,700.61亿元,发放贷款和垫款97,196.39亿元,吸收存款150,380.01亿元,资本充足率13.04%,全年实现净利润1,840.60亿元。
截至2016年末,本行境内分支机构共计23,682个,包括总行本部、总行营业部、3个总行专营机构,37个一级(直属)分行,365个二级分行(含省区分行营业部),3,506个一级支行(含直辖市、直属分行营业部,二级分行营业部)、19,714个基层营业机构以及55个其他机构。境外分支机构包括10家境外分行和3家境外代表处。本行拥有14家主要控股子公司,其中境内9家,境外5家。
2014年起,金融稳定理事会连续三年将本行纳入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2016年,在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排名中,本行位列第29位;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中,以一级资本计,本行位列第5位。本行标准普尔发行人信用评级为A/A-1,惠誉长/短期发行人违约评级为A/F1。

农行的历史介绍

6. 中国农业银行的发展史是什么?

  中国农业银行(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简称ABC,农行)是中国大型上市银行,中国五大银行之一。最初成立于1951年(辛卯年),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家国有商业银行,也是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行设在北京。中国农业银行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六个阶段。\x0d\x0a  第一阶段(1951年—1952年):\x0d\x0a  1951年8月成立中国农业合作银行。也就是建国后的第三年,是新中国关于农村金融体系的一次尝试。\x0d\x0a  主要任务:按照国家计划办理农业的财政拨款和一年以上的农业长期贷款,扶持农村信用合作的发展。\x0d\x0a  1952年,撤销。原因是农业合作银行成立后财政拨款和长期贷款业务基本没有展开。农业发展的落后和合作化运动,使得农村根本就没有贷款业务的金融需求。\x0d\x0a  第二阶段(1955年—1957年):  1955年3月,成立中国农业银行。\x0d\x0a  主要任务:办理财政支农拨款和农业长期贷款与短期贷款,贷款对象主要限于生产合作组织和个体农民,贷款用途限于农业生产,其他农村金融业务仍由人民银行办理。\x0d\x0a  1957年4月,国务院决定将中国农业银行与中国人民银行合并。\x0d\x0a  第三阶段(1963年—1965年):  1963年,再次设立中国农业银行,作为国务院的直属机构。贯彻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中,国家采取加强农业的措施,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支援。\x0d\x0a  1965年11月,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合并。\x0d\x0a  第四阶段(1979年—1994年):\x0d\x0a  1979年2月,决定正式恢复中国农业银行,国务院的直属机构,由中国人民银行监管。恢复设立中国农业银行是 主要任务是,统一管理支农资金,集中办理农村信贷,领导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农村金融事业。\x0d\x0a  此后,中国农业银行再也没有撤销过。\x0d\x0a  第五阶段(从1994年4月-1997年7月):\x0d\x0a  以1993年12月国务院作出的《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为基础,要求通过改革逐步建立在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监督和管理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密切配合、协调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x0d\x0a\x0d\x0a  实际上就是把中国农业银行中的政策性银行功能、商业银行功能、农村信用社进行分离,分离的结果是:1994年4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从中国农业银行分设成立,粮棉油收购资金供应与管理等政策性业务与农业银行分离,农业银行开始按照1995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逐步探索现代商业银行的运营机制。 \x0d\x0a  1996年8月,国务院又作出《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建立和完善以合作经营为基础,商业性金融、政策性经营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农业银行认真贯彻执行《决定》的有关精神,在矛盾多、时间紧、压力大的情况下,统一思想,顾全大局,积极支持农业发展银行省级以下分支机构的设立和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的改革。\x0d\x0a  1997年,农业银行基本完成了作为国家专业银行“一身三任”的历史使命,开始进入了真正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的新的历史时期。\x0d\x0a  第六阶段(1999年-2010年): 股份制改革阶段\x0d\x0a  1999年,农行和工中建三家银行剥离1.4万亿元不良资产给四大资产管理公司。 2004年,农行第一次上报股改方案。\x0d\x0a  2007年1月19日至20日,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确定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总的原则是“坚持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x0d\x0a  2007年9月,农行选择吉林、安徽、福建、湖南、广西、四川、甘肃、重庆等八个省(区、市)开展面向“三农”金融服务试点。\x0d\x0a  2008年1月23日,农业银行明确提出“3510”奋斗目标和发展战略。 2008年3月,农行开始推动在6个省11个二级分行开始“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x0d\x0a  2008年5月底,“三农”金融服务第一阶段试点结束。\x0d\x0a  2008年8月,农行总行设立“三农”金融事业部,全面推动全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x0d\x0a  2008年10月,农行股改方案获国务院通过。\x0d\x0a  2010年7月15日和16日正式在上海和香港两地上市,农行融资约221亿美元,并成为全球最大的IPO,至此,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全部实现上市。\x0d\x0a  2011年7月22日,中国农业银行与英国剑桥大学剑桥海外留学生基金会在京签署了《中国农业银行剑桥奖学金谅解备忘录》。\x0d\x0a  截至2011年末,总资产达11.68万亿。\x0d\x0a  2012年11月23日,国家住建部住房公积金监管司信息化推进处吴旭彦处长一行来泰安就本项工作开展调研,并在泰安市公积金中心召开座谈会。\x0d\x0a  2012年12月23日,中国农业银行2013年“金钥匙春天行动” 启动仪式在厦门举行。\x0d\x0a  2012年农行以康复扶贫贷款为推手,不断推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贫困残疾人的自身发展能力。截至2012年末,农行累计投放康复扶贫贷款3.4亿元,较2011年增加1.7亿元,贷款支持助残扶贫企业或项目42个,辐射8731户残疾人农户,户均增收8990元。\x0d\x0a  2013年2月20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和中国农业银行《城镇化建设与金融服务全面战略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在武汉举行。

7. 农业银行股票历史最高什么价位?

  农业银行属于低价股,历史最高价3.10元,最低价2.43元,发行价为2.68元,上市首日收盘价格2.74元。最高价出现在2010年10月,当时正是10年V型反转时刻,那一波行情也是该年度唯一的一次大行情;最低价出现在2011年10月,就是去年A股探底过程中。今天,截止现在,农行价格为2.70元,上涨0.75%,走势平稳。
  银行股属于大盘主板权重股,农行市值大(股本3248亿),流通盘面大(256亿),不受游资青睐(也没那么多资金推动股价),机构持有是为了分红,而不是赚取差价。投资低价银行股,希望获取大的差价是不现实的。如果对它不满意,应该尽快换股。

农业银行股票历史最高什么价位?

8. 中国农业银行的经营现状怎么样,对农行的建议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同时,也部署了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农村信用社迎来最佳发展机遇。但是由于历史包袱沉重、歧视性政策制约等因素,青海省农信社无法轻装上阵,在响应国家方针、发挥支农作用时深感有心无力。--农信社包袱沉重由来已久
据青海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理事长王延玲介绍,由于政策性、历史性及经营性等因素,青海省农信社产生了大量不良资产和亏损挂账,包袱沉重,由来已久。
王延玲表示,农信社分别由农行、人行和银监局各自管理过一段时间,由于缺乏管理上的延续性,难免会产生一些烂摊子。1996年底,农信社与农行脱钩前期,农业银行通过种种方式转嫁给信用社一部分不良资产,债权复杂,化解难度较大。1999年左右,根据人民银行批复,青海省海西州、西宁市大通县及海东地区5县(循化县除外)城市信用社均归并入当地农村信用社,同时也并入大量不良资产,且大多为关停并转及破产的中小企业贷款,形成大量资金损失。2001年,人民银行又将格尔木8家经营困难的城市信用社改挂农信社牌,到2005年由于遭受挤兑而撤出市场,也带来大量负担。
在为当地政府的项目配套资金时产生大批不良贷款。例如,平安县农信社资料显示,2002年,平安县政府实施“西繁东育”项目及菜篮子工程,信用社向平安县沙沟乡沙沟村、古城乡新庄尔村发放贷款1000万元,由于政府的承诺没有到位,导致羊圈建成后项目失败,现有900万元贷款及利息无法收回。
王延玲表示,许多发达省份的农信社由于得到当地政府的有力支持,发展相当迅速,甚至可以与四大国有银行争夺市场份额,但是位于西部穷省的青海省农信社,得到的财政支持就十分有限,使得他们经营困难,面对当前巨大的市场需求却无力拓展。
尽管从2005年到2008年10月底,青海省农信社发展良好,资产总额由52亿元增加到147亿元,存款余额由25亿元增加到77亿元,贷款余额由29亿元增加到76亿元,连续三年实现盈利,累计实现经营利润2.4亿元。靠自身盈利消化,农信社拨备由不足千万增加到3.5亿元,消化历年亏损挂账1.17亿元,核销呆账2500万元。但是由于历史包袱沉重,且化解难度大。青海省农信社仍有7000多万元历年亏损挂账,不良贷款13亿元,占比高达16.7%,大部分联社拨备率仍在50%以下,不良非信贷资产3亿-5亿元,省内市场分额仅占6%。平安县农信社理事长孟健无可奈何地说,“我们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消化历史包袱”。
难以消化的不良贷款和历史亏损挂账导致目前青海省农信社存在很大的经营风险,风险抵补能力明显不足。另外,农信社只能不断用利润消化历史包袱,也直接影响到下一步增资扩股和股份制改造。
--对国家政策把握不清成当前青海农信社经营困难主因
2005年,人民银行对全国农信社实行票据贴现政策,帮助农信社化解历史包袱,以2002年的不良贷款和资不抵债额为基准,由人民银行票据置换50%。
青海省银监局局长安宁介绍,当年由于青海各县(市)农信社分别采取隐瞒不良贷款、虚盈实亏、少提拨备、增加存款化股金等违规方式,造成2002年末改革基期数据严重失真,仅获得约2.13亿的央行票据贴现额度,为全国最少的省份,远低于真实水平。而最多省份获取额度高达数百亿。
王延玲表示,当年至少少报8亿元。错过人民银行本轮政策,直接导致农信社十几年来的大量历史包袱只能背在自己肩上,成为当前青海农信社经营困难的主要原因。
他分析2002年数据有误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农信社对中央政策把握不清,怕影响考核业绩,采取了尽量少报、隐瞒等方式;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农信社分别由农行、人行和银监局各自管理过一段时间,人员复杂,整体素质不高,管理上漏洞较多,制度不健全,所以出现了上报数据不真实的情况。
平安县农信社理事长孟健表示,2002年,平安县农信社的真实不良贷款约2700万元,不良贷款占比约36.2%,但当时仅上报不良贷款仅1900万元,不良占比24.1%。少报一方面造成了票据贴现额度少了约450万元;另一方面,要进行票据兑付,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如资本充足率达到4%、不良贷款较2002年降低50%等,但是由于2002年的数据不真实,实际不良贷款率远高于24.1%的上报水平,要实现兑付必须把不良款占比从36.2%降到12%,十分困难。如今,平安县农信社已经陷入没有票据贴现,指标难以降低,指标难以降低则无法兑付票据的死循环。
目前,青海农信社的兑付率也仅为47.28%,仍有多家信用社像平安县农信社一样无法实现兑付。
--歧视性政策限制青海省农信社自我发展
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意见》(国办发〔2004〕66号)中明确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要为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取消不合理的限制性政策和规定,扩大农村信用社支农资金来源,提高支农服务水平。”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以来,各地、各部门陆续取消了一些歧视性政策规定,目的是为农村信用社创造一个较好的外部环境,扶持农村信用社尽快化解包袱,加快发展。
但是在不少行业和部门还有很多歧视性政策仍然存在,比如:住房公积金、财政预算资金、项目资金、社保基金等资金不允许在信用社开户结算,不能开展国债、基金发售等理财业务,在社保全面进入农村的同时,农信社在养老金、医保业务上却有限制,这都制约了农信社的发展。
孟健介绍,现在国家鼓励居民获得财产性收入,但是农信社却不能开展理财业务,去年股市红火的时候,农信社曾出现过大量存款流失,转存入国有四大银行购买基金的情况,到今年,虽然股市低迷,但是那些流失的存款也没有回流。这些歧视性政策,使得青海许多地区出现了存款外流的抽血型金融市场。存款大部分流入了四大国有银行及邮政储蓄统筹使用,却很少投放本地。而农信社得不到足够的存款来源,也无法全力发挥对本地的支农作用。资金外流对于本就需要资金发展的相对落后地区极为不利。
孟健介绍,以青海省海东地区为例,今年1-9月,所有金融机构共增加存款16亿,增加贷款4亿,而农信社存款仅增加1.2亿,贷款则增加了2.6亿,占贷款增加总额的65%。目前平安县农信社主要依靠1.7亿的人民银行再贷款来发放贷款,这无疑增加了资金成本,影响了效益。
另外,农信社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市场准入条件对于青海这些落后省份过高。产权制度改革中,银行业监管部门的市场准入条件全国一刀切,没有切实考虑到青海藏区信用社工作的实际。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2008年主席3号令)的有关新要求和新规定,青海省农信社面临注册资本金要求过高、不良贷款控制比例过高、投资股比例过高三道门槛,限制了目前发展较好的县市进一步发展组建农村合作银行。
--青海农信社亟需加大扶持力度
经济决定金融,青海省经济发展客观上制约着信用社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的不发达、不平衡,造成了青海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不发达和不平衡。由于自然条件严酷、区域经济基础薄弱等因素的制约,青海农村信用社与省内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发展速度缓慢、经营规模小、整体发展能力不足。在这种情形下,要真正实现“丢掉包袱、轻装上阵”,仅靠农村信用社自身能力,几无可能,还需要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予以支持帮助,加大对农村信用社的扶持力度,实施优惠政策,为农村信用社创造较好的外部环境。
第一,建议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青海省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和历年亏损挂账,给予全额或部分拨补。特别是2002年末因未真实客观反映的8亿涉农不良贷款给予特殊政策支持。
第二,鉴于青海为除西藏之外的最大藏区,建议参照西藏的政策,对青海藏区给予特殊扶持,如提供长期的或无息支农再贷款等。
第三,针对青海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对青海省信用社特别是藏区信用社的改革上实施分类监管指导。在组建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机构时,充分考虑青海省农村信用社工作实际,给予特殊扶持。
第四,探索建立三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青海农牧业产业是弱势产业、风险较大,而以支持三农为己任的农村信用社更是金融系统的弱势群体,由于缺乏政策性和商业性风险补偿渠道,由此产生的一切风险全部由农信社承担。
第五,建议国家对信用社因承担政策性支农任务造成的亏损适当予以拨补。农村信用社作为服务农民的主力军,在很大程度上承担着政策性支农任务,政策性支农信贷风险大收益小的特点,决定了导致亏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对因此造成的亏损予以适当补偿非常必要。
--青海农信社自身仍需苦练内功
加快发展、优化增量是解决历史包袱和其它困难的根本途径,要真正实现发展青海农信社还要苦练内功。
首先,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只有不断创新体制才能实现持续发展。青海省农信社下一步应在现有以县市为单位的统一法人联社的基础上,逐步组建更高层次的统一法人社或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最终全省向股份制银行机构转变。
第二,农村信用社所面临的客户多具弱势群体特征,分散、小规模、信息不对称、抵押不充足成为这类客户的金融需求特色,农业生产的市场风险和农户的道德风险控制难度大。为此,应大力推广青海一些地区正在积极开展的“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建设工作,从健全农村诚信教育体系、信用信息征集体系、信用评价体系、信用激励约束机制、信用担保体系等方面出发,创建农村信用体系;可以通过当地政府或农村专业合作社等组建农村配套担保机构,建立涉农贷款担保机制,分散经营风险;同时,深挖各类“信用共同体贷款模式”,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信用共同体,为其各成员获得信贷支持建立有效的联保机制和风险分散机制。
第三,规范化建设是农信社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这就需要建立起并落实好各项业务和管理流程,将农村信用社打造成流程银行;积极引进现代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变被动防范风险为主动管理风险,不仅把风险管理作为一种组织责任,还要成为一种企业文化和日常行为。 
第四,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把握政策导向,协助政府进行项目风险分析和控制,对政府项目不盲目配套资金。一些政府项目在开始时推动力度大,后期跟踪服务则不到位,农户在生产中遇到难题无处解决,影响到效益的实现,农户将责任归咎于政府,对农信社信贷资金的按时偿还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五,优化员工队伍配置,使之能适应流程管理之岗位素质要求;构建人才高地,解决专业人员和优秀管理人员匮乏的问题;落实岗位责权,以明确风险管理责任和绩效挂钩办法;严格流程监督,落实有效奖惩;建立人员退出机制,全面推行竞争上岗制,提高队伍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