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每年的清明节都在4月4日、5日、6日,24节气是根据国历制定的吗?,

2024-05-18 22:18

1. 为什么每年的清明节都在4月4日、5日、6日,24节气是根据国历制定的吗?,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辉煌文化,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由于2000年来,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
  在古代,一年分为十二个月纪,每个月纪有两个节气。在前的为节气,在后的为中气,如立春为正月节,雨水为正月中,后人就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如立春总是在阳历的2月3日至5日之间。但在农历中,节气的日期却不大好确定,再以立春为例,它最早可在上一年的农历12月15日,最晚可在正月15日。现在的农历既不是阴历也不是阳历,而是阴历与阳历结合的一种阴阳历。农历存在闰月,如按照正月初一至腊月除夕算作一年,则农历每一年的天数相差比很大(闰年13个月)。为了规范年的天数,农历纪年(天干地支)每年的第一天并不是正月初一,而是立春。即农历的一年是从当年的立春到次年立春的前一天。例如2008年是农历戊子年,戊子年的第一天不是公历2008年2月7日(农历正月初一),而是公历2008年2月4日。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这八个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后来到了《淮南子》一书的时候,就有了和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
有人认为二十四节气从属农历,其实,它是根据阳历划定的。即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划分为24个彼此相等的段落。也就是把黄道分成24个等份,每等份各占黄经15°。由于太阳通过每等份所需的时间几乎相等,二十四节气的公历日期每年大致相同:上半年在6日、21日前后,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并有两句口诀:
  上半年来六、廿一,
下半年来八、廿三。
  古时把节气称“气”,每月有两个气:前一个气叫“节气”,后一个气叫“中气”。二十四节气按月分布情况如下表,它又同农历闰月的安排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农历中,以立春为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是随着斗纲所指的地方并结合当时的自然气候与景观命名而来的。所谓斗纲,就是北斗七星中的魁、衡、杓三颗星随着天体的运行,斗纲指向不同的方向和位置,其所指的位置就是所代表的月份。如正月为寅,黄昏时杓指寅,半夜衡指寅,白天魁指寅;二月为卯,黄昏时杓指卯,半夜衡指卯,白天魁指卯,其余的月份类推。

为什么每年的清明节都在4月4日、5日、6日,24节气是根据国历制定的吗?,

2. 二十四节气是农历的,为啥每年的清明节都在4月5日或4月4日?

你知道为什么二十四节气中只有清明节是用公历来计算节日的吗

3. 清明为什么有时在4月5号,有时却在4月4号?而大都在4月5日,这是阴历节,却好像与公历有关?

世界上的历法有日历和月历2种,其中按月亮围绕地球公转来制定的就是月历,而按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规律制定的就是日历了。

比如伊斯兰历就是月历的一种,我们现在国际通用的公历即格里历就是日历的一种。
中国古代的历法是世界上最全和最准确的之一,而我们的农历则是一种日月历,俗称阴阳历。就是日历和月历合体,其中中秋这些根据月亮圆缺来制定的节日是阴历,而清明这些根据太阳规律来制定的就是阳历了。

清明是根据24节气来的,符合农历里面的阳历部分,24节气是把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园360度按每15度一个节气划分的,其历年为一个回归年(也就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

阴历的历月是一个朔望月,历年为12个朔望月,其大月30天,小月29天。因为12个朔望月与回归年相差太大,所以阴阳历中设置闰月(有时一年有两个中秋就是这么来的),因此这种历法与月相相符,也与地球绕太阳周期运动相符合。(月亮轨道上绕行到太阳和地球两点之间的线段上,月亮的黑暗半球对着地球,这时叫朔,正是农历每月的初一。当月亮绕行至太阳至地球的直线延长线,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对着地球,这时叫望,一般在农历每月十五或十六日。因为月亮绕地球转的同时地球也在绕太阳转,所以一个朔望月内月亮并没有完整的绕地球转一圈。)

其实二十四节气对季节反应更准确。它每个节气在地球公转轨道上都有一个固定的位置,分秒不差。而公历因为闰年(有时365天一年,有时366年一年,即润2月)的关系前后会有一两天误差,所以清明节会在公历的4月4号到4月6号。(因为公历有一定的误差)

清明为什么有时在4月5号,有时却在4月4号?而大都在4月5日,这是阴历节,却好像与公历有关?

4. 为什么清明节日一般都集中在4月的4,5,6三天呢,农历和阳历有区分吗,为什么要看阳历!!

清明是唯一一个,即是节气,也是节日的日子。它的定位是农历而不是洋历,看好是洋历而不是阳历,这是因为农历也是阳历。
世界上的历法分为三类,阴历,阳历,阴阳合历。
阴历是靠观测月相来记录日期,一个月相就是一月,十二个月就是一年。
阳历是观测太阳,一个日相就是一年,为了记录日期方便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
我们国家传统历法是殷历,看好是殷历不是阴历。这是因为,殷历是阴阳合历。
殷历是由阴历与农历相合,阴历说过了,农历的作用不是记录日期,而是指导农耕,而农业基础是太阳,因为万物生长靠太阳,所以农历是阳历。
所以农历中的清明与洋历会比较相合,因为它们都是阳历。

5. 24节气是农历节气还是公历节,总么来的?

农历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环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上所处位置划定的,属于阳历的范畴。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360度,以春分时为0度,清明时为15度,以后每隔15度为一个节气,其日期在阳历中是基本固定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创,是我国古代科学文化的辉煌成就之一。

24节气是农历节气还是公历节,总么来的?

6. 24节气是农历节气还是公历节,总么来的?

据悉,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1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1天为夏至,最长的1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到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24节气的概念。
在古代,1年分为12个月纪,每个月纪有2个节气。在前的为节气,在后的为中气,后人就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从24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季节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5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雨水、谷雨、小雪、大雪4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3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零摄氏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
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7. 农历清明节前的四个节气依次是?

农历清明前的四个节气依次为(大寒)、(立春)、(雨水)、(惊蛰)。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
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
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扩展资料:
清明节习俗
1、拔河
拔河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据说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2、荡秋千
荡秋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3、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中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帝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4、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明节

农历清明节前的四个节气依次是?

8. 24节气是按照公历定的还是按照农历定的 为什么一个节气每年的农历日期都不一样,而公历日期只相差一两天

24节气是按照公历划定的。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也就是说24节气是中国的古人定的。
自古以来,定春分点为0度,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分为24个节气。因此,节气在阳历上的日期是基本固定的,前后仅相差一两天,而在农历里的日期却变化很大,所以,一个节气每年的农历日期都不一样。
二十四节气是将地球运转一个回归年的周天360度,平均分为了24等份,所以每个节气的太阳视位置是十分固定的。相应的二十四节气在公历中的时间也是相对固定的,最多相差一两天。如果在农历中查,那就复杂了,农历是以月亮的圆缺来计算的,大月30天,小月29天,平年算农历年是354天,而阳历一个回归年是365天,农历年比阳历年少11天。
因此,每过3年就会多出一个月来,这一个月就是闰月。以2000年和2001年为例,2000年庚辰年,全年无立春,雨水在正月十五,冬至在十一月二十六,到了2001闰年时雨水被推后到了正月二十六,比2000年推后11天,因为中间有一个闰四月,冬至却提前到了十一月初八,比2000年提前18天,在紧连着的两年中,每个节气时间的变化竟这么大。
在农历里,春分最早可在二月初一,最迟可到二月三十,秋分最早八月初一,最迟八月三十,相差竟达一个月的时间。因此,节气在阳历上的日期是基本固定的,前后仅相差一两天,而在农历里的日期却变化很大,所以,一个节气每年的农历日期都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