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空头》的观后感

2024-05-19 04:01

1. 《大空头》的观后感

   在《大空头》中,便刻画了几位,事实上主要是三方空头的不同表现。下面我为你整理了《大空头》的观后感,希望能帮到你!
     《大空头》的观后感(1)     昨天在家无事,看了一部经典的金融大片《大空头》,其精彩实在让人心情澎湃,同时其中故事也大多是我个人经历过的事情,看着着实有一种共鸣!
     房地产的泡沫,华尔街的欺诈,整个金融系统的混乱,以及整个经济形势虚假繁荣之后的崩溃。看着当前中国房价的泡沫,信贷系统的作假,银行审批的“形式合规”,相信总有一天会出现崩p,那个惨烈恐怕远远胜过于2015年的股灾和资本寒冬。
     经济软着陆,意味着通货膨胀的继续;经济硬着陆,流动性就会枯竭。进入2016年,南方的工厂纷纷倒闭,失业率的大幅攀升,房价承载了过剩的货币资金,导致其脱离了实际用途,变成了投资品。当供过于求之后,没有下个接盘的人,就是噩梦降临的时候。只是看谁套着严重,到时候的重资产无法变现,失去偿还能力的人只有跑路,最终为经济买单的依然还是底层民众。
     金融行业的本质是通过杠杆,将资本金放大,实现超额收益。对于个体而言本是无可厚非,但是当所有的人都用金融杠杆,大家都开始鼓吹这种虚假繁荣的时候,遭殃的恐怕就是最没有脑子的人了。而往往最没有脑子的人,就是金字塔最低端的民众。
     我们总是坚定地相信自己不是接最后一棒的人,但是到最后却发现没有人比我们更傻了。房价的暴涨是个坑,其房地产的泡沫归根结底还是信贷的泡沫,资本家利用中国人期望有个房子的梦想,鼓励大家超前消费,最终却让人们成为了银行机构的奴隶。看看现在的房奴、车奴、卡奴,就可想而知现在的人活着有多累。当央视记者问八十岁还在捡破烂的老太太“你幸福吗?”,动动脑子,你说她幸福吗?
     经济是有周期的,牛市是经过漫长的熊市熬出来的。同样,熊市的到来也是在疯狂的泡沫之后爆发的。依稀记得2012年股指下跌到1864点,专家媒体们大放阙词,看空市场会下跌到1664。当2015年股指突破5000点的时候,专家媒体们又大肆鼓吹股指将突破一万点。其实说这些话的都是同一批人。
     当去年xx日报刊文《4000点是牛市的起点》之时,市场在5000点便形成了“地球顶”,看着日益增多的百元股,再看看其可怜的业绩,当泡沫透支到尽头,稍微的风吹草动就会使其破灭。股灾之后的一年多,直到现在,股指依然徘徊在3000点附近,中产阶级伤亡惨重。大家期望着某个造假的机构或者官员为此事件负责,最后却只有一个倒霉的证监会主席肖刚拍屁股走人,一个倒霉蛋欣泰电气退市。所有的一切似乎又回到了从前,漫长的等待,等待下一波牛市到来,到时候疯狂的民众们是否会再次杀到山头站岗?答案是:“一定的”。
     去年的'股灾差点断了资本市场的流动性,那么未来的房地产崩p,鬼城遍地,不知将会有多少人跳楼呢?
     《大空头》的观后感(2)     It ain't what you don't know that gets you into trouble。 It's what you know for sure that just ain't so。(不懂的事情,你自然会多加小心;惹祸上身的是你自以为懂的事。)(By马克。吐温)
     这部获得2016年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奖的电影,其实在电影圈,似乎反应不嘉。毕竟,要更好的看懂这部电影,需要了解金融圈那些堆积如山的、枯燥的、乏味的概念和公式,对于以放松、消遣、娱乐为主题的电影圈来讲,确实很不讨喜。当然,对于电影的意义,远不止放松、消遣和娱乐这一点。而通过电影,去认识和感受不同于平常的经历和生活,是我自己定义的电影的根本价值。
     那么,从我的标准来看,这就是一部非常好的高分电影了。(后面内容,严重剧透)
     在电影中,有四组不同的人马,从自身所接触的层面出发,在不同的方向上推进、研究、琢磨,最终发现了那个事实——世界经济发展陷入到一个阶段的崩溃边缘。——这就好比面对一个现在最为流行的词在表达的内容:发现了‘风口’。
     发现这个‘风口’的过程,充满了四组人马各自的曲折,这本来就是一个相当不易的过程。而当他们满心欢喜的等待接住这个天大的‘馅饼’时,麻烦才刚刚开始。——关键,就在于‘等待’两个字…经济崩溃,在当时看来是个必然趋势,但是,具体在哪个时间点上崩溃,就没有人知道了。而‘等待’,恰恰是最需要成本的,相当高的成本…它包括资金成本(按月不断追加的担保金)、心理成本(在心理上对于自我怀疑和抗压能力的磨砺)、道德成本(对于做空行为需要面对世俗的排斥和抵触)、司法成本(FBI介入的内幕调查)…等等。
     是的,能扛过这些之后,你就有机会取得你目标的结果了。当然,如果没有扛到最后一步,将面临空手出局,甚至负债破产…而最终是不是真的能实现目标,真的只是一线之隔的事情。
     整部电影,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对于这个‘等待’过程的讲述和表达。这是一个对人全方位考验的过程。在找对了‘风口’的情况下,依然要经历这些‘九死一生’的过程,剧中人物在这个过程中的各种纠结与彷徨…不断冒出的自我怀疑,不断出现的团队内部怀疑,不断面对的来自外部世界的质疑…这些过程,看得我心如刀绞。——这些,将是我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所必定要面对…那个程度、并且可能是更大的程度。
     其实,根本无所谓风口不风口,因为世界的根本是,条条大路通罗马。而在这个过程中,你所经历的所有,就是你自己价值的积累和体现。因为,这些才是实现路径上一定会经历的,这些就是实现路径上需要经历的。——这个世界上能实现自己目标的人本来就不多,不经历这些,怎么会轮到我们自己呢?!——经历了这些过程之后,如果实在不能实现,那么,你在别的地方也一定能够实现。因为最艰难的部分,你已经经历过了。
     正因为如此,我认识的世界,变得更为美好了。
     因为,我知道,我的实现只与我自己的积累程度有关,而我自己的积累程度,我自己可控。那么,我的实现,我自己可控。——而这,是一个无比美妙的事实。
     《大空头》的观后感(3)     周末抽空看了一部美国的电影《大空头》,讲的是主人公们在05年发现美国的房地产业泡沫已经成为事实,而对赌房地产会崩p,到07年大赚一笔的事情,所以他们也就成为做空美国房地产业的导火索。
     当他们赚取几亿美元,甚至几十亿美元时,并没有欣喜若狂,而是看到如此巨大的金融危机带来的几百万人失业,几百万人流离失所,矛盾重重。可他们也是实现美国梦的典型代表。美国的法律不会制裁他们,因为他们是合法的。究其原因,是谁造成了巨大的泡沫呢?这才是根本原因。谁造成的原因,谁承担的代价就会更大,当然是美国的银行业。
     对比国内房地产行业,算不算巨大的泡沫呢?房价对应收入比、官方公布的7。8亿平米待售库存、空城、房叔房姐、蜗居等等已经说明了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泡沫了吧。可谁应当为此承担责任呢?谁应当为此付出代价呢?谁会做刺破泡沫的人呢?在国内肯定没人敢做大空头的。
     刚性需求已经解决不了问题了,改善性需求就别自不量力了。其实,说起这个“刚性需求”这个名词,我觉得无比可笑;但是,我也极其佩服使用这个词用来推销房地产的第一人,太适合这个国情了。先说说为什么可笑。刚性需求是用来形容人与房子的关系的,看似恰当,只不过是一顶好看的绿帽子。房子就是住所,是人类最基本需求的生活资料,它如同温饱一样重要。人类发展的第一步就要为温饱和住所奋斗,因为这是实现安全感的第一步。人类作为灵长类动物在五千年前,甚至一万年前足以解决温饱和住所问题了。发展的进程的下一步,是追求科学、艺术等等更更丰富的物质文化需求。当然这一进程被自然灾害、战争、恶政严重阻碍了。可毕竟还是进化到了文明社会。可就在文明社会的今天,无数的人为这个“刚性需求”疲惫不堪,不可笑吗?这无数的人如果有闲暇的时间,去探寻智慧,去自我超越,这个国家岂不是进步的更快吗?如何适应国情,就不赘述了。
     是谁造成的滔天泡沫的应当承担责任,应当付出代价。众多叼丝,因为买不起房,结不成婚,在付出着代价。请比叼丝勇敢一点吧。纸是保不住火的,用什么能包的住泡沫呢?有句谚语:玻璃的宿命是破碎。难道泡沫的宿命能硬的过玻璃吗?
     《大空头》的观后感(4)     《大空头》讲美国房贷大泡沫的导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只看了一遍,没看懂。我看电影就是为了锻炼听力的哈哈。
     对于金融行业,我知之甚少!
     对于看后的想法有几点:
     1、可以做一些提前消费,但是前提一定是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当然,这个能力范围之内包括了你是否可以运用父母亲戚朋友伴侣孩子的资源。可是,我的建议仍然是,除自己以外的任何资源都是不可靠的,即便想使用,也要节制。比如,你一个月的薪资是1000rmb,那么你房贷的数额尽量小于等于1000rmb。凡事,给自己一个底线非常重要。大部分人抗压的能力都挺弱,想要睡好觉,就不要过度提前消费。影片中的房贷泡沫我个人觉得,是因为有些人贷款买了太多房子,所以最后无力偿还。试想,如果能力有限的人仅仅拥有两套房产,是不是不至于无力偿还呢?至少,无力偿还时,船好小掉头,可以卖掉减轻压力。
     2、电影里讲的我不是很懂,但是我觉得如果要投资房产,地理位置很重要,尽量投资好卖的房产。
     3、踏实的做人,不要想投机取巧的事情。尽量做实业来积累财富。如果想碰股票债券证券保险金融之类的投资,请务必了解自己的能力。我是一个对数字不敏感的人,对于金融业完全不喜欢,也没法研究下去,非常不适合做金融投资。
     4、即使在美国,也存在着道德沦丧,也存在着道貌岸然,也存在着缺少良心的人,总之,有人的地方,一定是各类的人都有。如果我不是一个诡计多端的人,尽量把自己放在离那样人少的地方,这样生活起来才舒适。美国的社会体系中,其实法律规范很健全,所以,显现出来的是人们的素质相对高一些。
     5、世界上的财富规律就是20%的人掌握了80%的财富。我想这个规律适用于从古至今。不需要成为最富有的人,一个人太富有了,未必有那个福气享受他们。太富有,如果精神世界跟不上,往往失去的是亲情,友情,爱情和家庭。太过富有,身边的人就会多起来,让人看不清楚真假,也不知道忘记了珍惜。财富这个东西,可以追逐,不要贪婪,即便追逐成功了,也要强化精神世界来消化。
     6、影片中的主人公,他们都是脑子不一般的人,是普通人比不了的,没有模仿性。但是,这个影片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请别贪婪,否则报应迟早到来。
     7、人生中,最重要的是——家人!陪伴自己的、能给自己心灵上慰藉的永远是家人。
     8、要量体裁衣的做自己,不能盲从,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让自己的心情愉悦。财富,也必须追求,但是要有度,慢慢积累,才能慢慢消化。

《大空头》的观后感

2. 《大空头》观后感

在《华尔街》纪录片的弹幕里发现了几个宝藏,今天就来分享一下《大空头》这部电影的观后感。
  
 《大空头》是以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中保尔森大肆做空而获利的事迹改编成的电影。这部电影我可算是一帧一帧的学习,有不懂的金融专业术语还百度了解了一下。大概讲的就是华尔街几位眼光独到的投资鬼才在2007年美国信贷风暴前就看穿了泡沫假象,通过做空次贷、操纵CDS(信用违约互换)市场,而大幅获益,成为少数在金融灾难中大量获利的投资枭雄。
  
 首先,对于对冲基金的基金经理迈克尔·巴里我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当时首次发现房地产繁荣下的华而不实,他开始在各个银行开办CDS,以至于他的上司和银行员工对他的质疑感到匪夷所思,因为在当时所有人看来房地产是不可能破产的,房地产专家们也在反复宣称,房屋价格永远不会在全国范围内下跌,即便下跌,美联储也会通过大幅削减利率来挽救市场。在人人看涨的情形下做空,是需要一定的勇气与智慧的,而这名基金经理就拥有这样的信心。他坚信,这个世界上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在分析了大量数据后,他确信投资者远远低估了抵押信贷市场上所存在的风险,他赌这个市场会崩溃。当看见他跟他的上司争辩时,很欣赏他的聪明才智和果敢。打动我的还有他的坚定不移。在市场已经开始隐现风险的时候,所有人都不相信他包括他的基金持有人,他也开始对自己的这个想法产生质疑。可他依旧像个赌徒,但依旧顶住所有压力坚信自己的想法。当然最后他也成为了那个少数人,他管理的两只基金在华尔街的冬天异军突起,截至2007年年底,第一只基金升值590%,第二只基金也升值350%。
  
 作为2016年获得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奖的电影,除了有丰富的金融知识,还是有许多值得学习的道理。
  
 比如创造一个信用违约互换的贷款违约保险市场,简称CDS,来从中获利,一旦房地产市场崩溃,他就会获得巨额回报。美国作为金融大国,对于金融衍生品的研究可谓是无奇不有。智慧的人不是只是等着发现机会,更重要的是给自己创造机会。发现机会是被动的,创造机会是主动的,这位基金经理就完美的展现了发现机会并创造更大的机会,机会会降临在有准备的人身上。当然,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这位现实中的基金经理在2011年遭受了空前的打击,他旗下最大的两只基金Paulson Advantage和Advantage Plus净值分别下跌了36%和52%。当所有人都反对一件事的时候,你还认为是对的吗?高手就取决于此,坚定自己的信念。最后,就算他们失败了,这些投资理念和投资经历也值得去学习研究,至少他们曾经成功过。
  
 除了学习别人的长处,还应该反思一下其中的问题!
  
 剧情中有个很有意思的点,马克·鲍姆一行人去美国郊区调查房地产现状的时候发现有一处租户的房东居然是一条狗,当然房东不可能是狗,但房产是狗主人用狗的名字贷款购买的。在那个宣扬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的时代,所有人都可以贷款买车买房无需任何信用凭证,这也就促进了无序增长产生抵押贷款欺诈。当人们平均薪资不变,但房价飙涨,这些房子就成了负债而非资产。简单理解就是工资越来越买不起房,这就会产生一种供需关系的变化,最后产生泡沫。而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银行无序的放贷,还衍生出房贷担保证券、次贷(高风险信贷)、债券层级等金融产品,导致泡沫越来越大,最后导致2008年的金融危机。
  
 近代每一次的经济危机大多都是资产泡沫和人性狂欢的结果,每一次金融危机前往往都伴随着金融体系的迅速膨胀、金融机构无序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乱象频发。马克思曾说过:没有资本市场,世界上可能至今还没有铁路。虽然每一次的金融危机给全球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但它可以让人们认识到金融市场发展的漏洞,也有利于促进金融市场的有序发展,为人类发展贡献出特有的力量。

3. 《大空头》观后感

   看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空头》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大空头》观后感 篇1     迈克尔·刘易斯,有着华尔街从业经历的美国超级畅销书作家,他的成名之作《说谎者的扑克牌》被公认是描写20世纪80年代华尔街文化的经典名作,2010年的《大空头》延续了刘易斯的一贯风格,同样是描述华尔街“小人物”成功的纪实文学,大胆质疑、抓住漏洞、全力击打、获得胜利,激发人们对资本主义金融文化的反思,高踞年度全美商业图书各大畅销榜首。
     这些“小人物”主要指:三家小型对冲基金的管理人,迈克尔·巴里,斯蒂夫·艾斯曼,查理·莱德利和他的伙伴加米·麦,以及德意志银行的债券销售员格雷格·李普曼。美国房地产泡沫迅速膨胀,华尔街的各大交易所不停追加次级抵押贷款的投资规模,但这一小群人发现了其中的经济学悖论,并对此穷追不舍。他们的调查方式和数据有所差异,但殊途同归,答案都是:次贷市场的狂热扩张即将到顶,随之而来的将会是一场空前的大崩溃,因此他们都选择了——做空。
     这个过程,与其说巴里等人的洞察力令人佩服,不如说,华尔街“精英”们的盲目更让人惊讶。“怎么可能?绝不可能!”是什么蒙蔽了他们的眼睛?巴里等人获得的资料和数据并不是绝密文档,几乎每个华尔街人都可以看到,只要稍加思考,就能找到其中自相矛盾的各种问题。艾斯曼对标准普尔公司的销售代表提问:“如果房地产价格下跌,会对抵押贷款违约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这位代表居然无言以对,因为他们采用的地产市场模型根本不接受负增长。没有什么东西是永远上涨、不可下跌的。这是一个常识,人人都知道,华尔街人士更不可能不知道。当大多数人抱着侥幸心理,以“皇帝的新衣”的态度对待次贷市场的时候,“草根”巴里们就像那个纯真的孩子,一眼看破了市场真正的面目,并且动手戳破了气泡,所以,他们赢了!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当你的想象力已经超越了眼睛所及,这个时候就不要指望眼睛能帮上多少忙。”精英们不仅缺乏想象力,并且长期在安逸的环境中,因而形成了僵化的定向思维。华尔街从来不是一个风平浪静的地方,在大众眼里,金融精英是聪明、敏捷,可以快速应对突发状况的大人物,但这场危机无情地剥下了他们闪亮的外衣,裸呈出内在的苍白、软弱、保守,以及贪婪。他们按照制定的模型办事,想当然地把世界看成是一个有序且连续的过程,但是,世界并不是连续的,它时断时续地会发生变化;他们按照评级机构的报告分析,却忘记了长久的合作和利益勾连,早就稀释了这些评级报告的权威性,漂亮的账面信息掩盖了背后隐藏的危险。
     这场金融风暴的祸端,和美联储在格林斯潘时代实施的低息贷款政策有关。无保障收入者可以轻易通过贷款政策获得多处房产,各大银行、金融公司对于账面利润的盲目追求,次贷市场、债券及其金融衍生品越来越复杂,都让身处市场漩涡的华尔街人渐渐迷失,甚至连专业人士都不清楚那些复杂的债券的内涵,更勿论洞察其中隐藏的危险。鲜花着锦和烈火烹油,只有一线之隔。豪伊·许布勒,摩根士丹利的明星债券交易员,最终以90亿美元的巨亏,刷新了华尔街历史记录。为什么一个席位就能亏掉90亿?为什么整个公司都没有人发现许布勒即将犯下的错误?连公司总裁约翰·麦克都回答不了。
     金融危机的幽灵依然在世界上空游荡。回望曾经,最让人百思不解的,或许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沉迷于次贷市场的虚假繁荣?《大空头》是一部视角独特、叙事流畅、思考深刻的成功作品。它并非宣扬新的华尔街神话,作者明确指出,巴里等人也有赌博、投机的动机,他们的成功,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们遵循了市场的规律。本书不仅揭示了次贷危机的来龙去脉,更阐明了在群体无意识的氛围里,保持个人自由意志和清醒认知,多么重要!
     《大空头》观后感 篇2     看这本书百感交集,不光是因为次贷毁掉了多少人的生活,更是因为这本书里所揭示的术语,对于外行人来看,都是看不懂的黑箱。每我跟别人说我做债券投资的时候,所看到回应的眼神都是要么闪躲(算了,换个话题吧),要么疑惑(这是个什么鬼东西)。3、4年前,我受邀给客户服务部的同事们介绍债券市场。第一个简单的问题是如何观察债券市场,有哪些指标。这个问题就很难以让圈外的人回答。因为债券市场的成交,特别是信用债市场,单券的成交往往是不连续的,如果你没有一个数据库支持,没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认真观察市场,你都很难说得出今天信用债市场是涨还是跌,更不要说对一个老券(发行比较久、成交不活跃)定价了。所以书里讲巴里的老券难以定价我感同身受。任何一个model都想当然地把世界看成是一个有序、连续的过程。但世界并不是连续的,它时断时续地发生着变化,而且这些变化通常还具备时间相关性。
     国外的定价问题更大。当我几年前第一次看到同事交易,并且听说国外债券交易模式的时候,我惊叫,那就是一个黑箱啊。国内因为有中债登、上清所、交易所三方面的努力,每天都会对全市场进行一个价值的扫描。而国外,只有券商自身对提供服务的组合进行定价估值,而定价估值是要付费的。记得那年我司计划开发一个信用债指数基金,眼见着海外投行拿来国内信用债的定价数据,错到没边没沿儿,那是多么搞笑的事情。
     书上提到的ABX指数,是一个以最活跃的20只CDS产品合成的指数,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之前中信证券做过一版交易最活跃的20只券的债券指数。我不能不说,选择券种加入指数本身就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每天都有成交会带给这些券自然而然的溢价。当然这是对市场变动比较灵敏的数据。因为人们会认为买卖更加方便。但如果你认为活跃券种交易在100元,你的指数外券种就应该交易在100元,那可真的是可笑至极。数据会差的很远很远。
     《大空头》观后感 篇3     这部获得2016年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奖的电影,其实在电影圈,似乎反应不嘉。毕竟,要更好的看懂这部电影,需要了解金融圈那些堆积如山的、枯燥的、乏味的概念和公式,对于以放松、消遣、娱乐为主题的电影圈来讲,确实很不讨喜。当然,对于电影的意义,远不止放松、消遣和娱乐这一点。而通过电影,去认识和感受不同于平常的经历和生活,是我自己定义的电影的根本价值。
     那么,从我的标准来看,这就是一部非常好的高分电影了。
     在电影中,有四组不同的'人马,从自身所接触的层面出发,在不同的方向上推进、研究、琢磨,最终发现了那个事实——世界经济发展陷入到一个阶段的崩溃边缘。——这就好比面对一个现在最为流行的词在表达的内容:发现了‘风口’。
     发现这个‘风口’的过程,充满了四组人马各自的曲折,这本来就是一个相当不易的过程。而当他们满心欢喜的等待接住这个天大的‘馅饼’时,麻烦才刚刚开始。——关键,就在于‘等待’两个字…经济崩溃,在当时看来是个必然趋势,但是,具体在哪个时间点上崩溃,就没有人知道了。而‘等待’,恰恰是最需要成本的,相当高的成本…它包括资金成本(按月不断追加的担保金)、心理成本(在心理上对于自我怀疑和抗压能力的磨砺)、道德成本(对于做空行为需要面对世俗的排斥和抵触)、司法成本(FBI介入的内幕调查)…等等。
     是的,能扛过这些之后,你就有机会取得你目标的结果了。当然,如果没有扛到最后一步,将面临空手出局,甚至负债破产…而最终是不是真的能实现目标,真的只是一线之隔的事情。
     整部电影,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对于这个‘等待’过程的讲述和表达。这是一个对人全方位考验的过程。在找对了‘风口’的情况下,依然要经历这些‘九死一生’的过程,剧中人物在这个过程中的各种纠结与彷徨…不断冒出的自我怀疑,不断出现的团队内部怀疑,不断面对的来自外部世界的质疑…这些过程,看得我心如刀绞。——这些,将是我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所必定要面对…那个程度、并且可能是更大的程度。
     其实,根本无所谓风口不风口,因为世界的根本是,条条大路通罗马。而在这个过程中,你所经历的所有,就是你自己价值的积累和体现。因为,这些才是实现路径上一定会经历的,这些就是实现路径上需要经历的。——这个世界上能实现自己目标的人本来就不多,不经历这些,怎么会轮到我们自己呢?——经历了这些过程之后,如果实在不能实现,那么,你在别的地方也一定能够实现。因为最艰难的部分,你已经经历过了。
     正因为如此,我认识的世界,变得更为美好了。
     因为,我知道,我的实现只与我自己的积累程度有关,而我自己的积累程度,我自己可控。那么,我的实现,我自己可控。——而这,是一个无比美妙的事实。
     《大空头》观后感 篇4     观看电影《大空头》,给我最大的触动就是影片中几位主角对经济市场和对有效资讯的洞察。留意细微的数据差异需要强大的洞察力,从数据延伸出对市场经济的怀疑,则需要巨大的勇气和决断能力。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留心观察,总能有意外的收获。影片中洞察力在经济模块展现了80级法师的耀眼魔力,在日常的生活中却是润物细无声。
     生活中我们交朋友,一般都是从打招呼开始,俗称“搭讪”。“搭讪”搭的好,可能会成就一对好朋友或好伴侣,“搭讪”搭的烂,可能会收到别人送你的白眼。怎样才算是好的“搭讪”呢?投其所好。
     投其所好可不是溜须拍马。这里说的投其所好是指通过观察,猜测你想要搭讪对象的喜好,例如爱喝咖啡还是白水,爱穿高跟鞋还是平底鞋,爱用苹果手机还是国产机等等。运用洞察力了解这些的目的是为了给“搭讪”一个好的话题,能引起对方兴趣的话题。这样至少算是开了个好头。如果没能成功开头,那么就自求多福吧。
     开了好头之后呢,双方开始交谈。有时候大家会抱怨A君太不会聊天了,其实就是大家说不到一块儿,互相get不到重点或笑点,导致本该充满愉悦的聊天却充满的了尴尬。A君到底是怎么了?有人说A君情商不够高。情商是理解他人及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其中沟通能力体现的最为明显。所以A君其实是沟通能力需要加血。
     沟通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说,一部分是听。能说的人在交流的时候一般都充满激情,往往只把关注点放在自己的语速或词汇量上,滔滔不绝,口沫横飞,但内容不一定可口。会说的人则更注重内容是否抓得住对方的耳朵和心,这类人通常采取的方式是说一会儿表达自己,听一会儿读取信息。还有一些人则很善于听,一个聚会只见他们频繁的点头表示认可,偶尔能听见几个词也只是“对、是、嗯”,缺乏有效的交流反馈。因此在生活中大家应该更愿意跟会说话的人交谈。听起来会说话的人用嘴和用耳的时间点都安排的恰到好处,期间再穿插一些槽点,更容易让双方产生意识共鸣,从而使得整个交谈过程显得充盈饱满。在这样的背景下,每个人都能体会到交谈的乐趣,或许还会有更大的收获。
     好的洞察力可以帮助我们礼貌地“搭讪”,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有效地交谈,可帮助我们成为社交场上的高手。因此洞察力便是加满沟通血槽的重要补给。
     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人人都戴着面具,表面上坚强的人心里也许充满辛酸,表面上嘻嘻哈哈的人也许是个抑郁症患者。朋友之所以是朋友,就是因为他懂你,懂你的开心,懂你的忧郁,懂你的迫不得已,在你厚厚的盔甲下面洞察了你的脆弱和孤独。
     那么,你的朋友你又真正的了解TA吗?
     或许,你只看到TA想让你看到的。
     相由心生,知人先知面。我们无论身在何处,容貌总是会如影随行,与人初次接触、交往,最初的印象都是容貌。容貌不单单是指长相,容貌实际上包含了两个概念,一个是“容”,一个是“貌”。“容”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坐相、站相以及在坐卧行走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举止、情态和喜怒哀乐。比如明星走红毯时的走路姿势、打招呼姿势、拍照姿势,最常见的形容词就是优雅。“貌”广义的说就是我们头部的形象状貌,是五官、眉毛、下巴等所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比如“范爷”的高低眉、孙红雷的眯眯眼。古人云:“列百部之灵居,通五府之神路,推三才之成象,容一身之得失”,是说人心里的想法多多少少都会从面部流露出来,隐藏得再深的秘密,也能被发现,只要识人者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强烈的探索精神。
     言辞话语露心迹。语言是情感的表达,是思想的表达。一个人不管自己水平如何,口才如何,只要开口说话,借助语言的力量,把自己的意念和心里状态呈现出来,就会有意无意地给别人留下印象。可以说,一句话有时候就是你自己的一幅肖像。你可能听过这样的鬼话:
     “今天晚上我要值班不回家了”
     ——可能是真的要值班,也可能是去跟同事打麻将
     “呦,这个宝宝真可爱”
     ——可能这个宝宝真的很卡哇伊,也可能是又多了一个闹心的熊孩子
     “我经常在你这买东西,就不能便宜一点吗”
     ——可能是真的经常来,也可能是第一次上门
     “妈,我去同学家做作业了”
     ——可能是真的去做作业,也可能是去网吧打游戏
     谎言是认识一个人的路障,因为谎言是面具。想要真正深入了解,就要透过现像看本质,撕掉面具露出真实的面孔。当然,如果你选择无条件信任,也许能得到比揭穿谎言更好的结果。
     行为艺术。知人的基本方法就是听其言观其行。思想主导行为,一般心里想的就会通过身体行为表现出来。但有些人的言行不一致,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如果仅仅听其言语,往往会受骗。所以听其言的同时必须观其行。
     与别人交谈的时候,喜欢身体前倾,与对方的距离空间很小,说明他性格相对外向,比较合群,喜欢和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反之如果采取保持或远距离交流的人,相对内向,警惕性高,一般不愿意主动与对方交换意见。喜欢双手交叉抱在胸前的人,表示对正在探讨的内容有疑惑或者怀疑。频繁整理头发、抠手指、看手表手机的人,表示对相关话题不感兴趣,而且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去处理。这些日常所见,如果大家留心观察,一定都能发现。
     洞察力就像是黑夜里的瞳孔,需要主动地去留意说话者的“容”“貌”、语言、行为,再结合当时的环境背景,猜出真相的六七分,然后再抽丝剥茧的研磨真相。
     在我们周围,有人想要更好的工作,有人想要更好的伴侣,有人想要更大的房子,有人想要更贵的车子,有人想要看一本好书,有人想要去一次海边,你知道他们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吗?
     《大空头》观后感 篇5     看了《大空头》这本书百感交集,不光是因为有多少人的生活被次级抵押贷款毁了,更因为书中所揭示的术语是外行人无法理解的黑箱子。
     每次我告诉别人我在做债券投资时,所看到的回应要么眼神躲避,要么疑惑。三四年前,我应邀向客户服务部的同事介绍债券市场。第一个简单的问题是:如何观察债券市场以及有哪些指标。这个问题很难让圈外人回答。
     因为债券市场的成交,特别是信用债券市场,单劵的成交通常是不连续的,如果你没有一个数据库的支持,没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仔细观察市场,很难说你今天信用债券市场是涨还是跌,更不用说一个老券的定价。
     所以我能理解这本书里,巴里的旧债券很难定价。任何一个model都想当然地把世界看成是一个有序、连续的过程。但世界并不是连续的,它时断时续地发生着变化,而且这些变化通常还具备时间相关性。
     海外定价问题更大。几年前,当我几年前第一次看到同事交易,并听说国外债券的交易模式时,我惊呼这是一个黑箱子啊!
     国内因为有中债登、上清所、交易所三方面的努力,每天都会对全市场进行一个价值的扫描。
     而国外,只有券商自身对提供服务的组合进行定价估值,而定价估值是要付费的。
     我记得那一年,我们公司计划开发一个信用债券指数基金,眼见着海外投行拿来国内信用债的定价数据,错到没边没沿儿,那是多么搞笑的事情。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书中提到的ABX指数,是一个以最活跃的20只CDS产品合成的指数。中信证券此前推出过一版交易最活跃的20只劵的债券指数。
     我不得不说,选择券种加入指数本身就是一件麻烦事。每天都有成交会带给这些券自然而然的溢价。
     当然这是对市场变动比较灵敏的数据。因为人们会认为买卖更加方便。
     但如果你认为活跃券种交易在100元,你的指数外券种就应该交易在100元,那可真的是可笑至极。数据会差的很远很远。
     《大空头》观后感 篇6     金融术语就不再赘述,想当年我还翻译过雷曼关于CDO和合成CDO的文章,赚些零花钱,现在想来恍如隔世。还是先说说书中我最钦佩的牛掰人物,迈克尔·巴里。
     他最精彩的发言如下:市场上基金经理评估风险的方法非常愚蠢。他们用波动幅度来评估风险。即过去几年间,一只股票或者债券上下波动的情况。真正的风险不是波动,真正的风险是愚蠢的投资决策。富人们中最富有的那些人以及他们的代表都认为,绝大多数经理人都是很平庸的,比较好的那些经理人能够在低于平均水平的波动情况下,取得平均水平的回报。按照这些人的逻辑,1美元的东西连续3天呈现50美分、60美分、40美分的组合,要低于连续3天50美分的组合。我想说,能够以40美分买入1美元代表的是机遇而不是风险,而且1美元仍然价值1美元。
     书上写他得到的待遇是一片沉默,以及独自一人吃午餐,眼巴巴地看着人们在其他桌子旁边快乐的交谈。
     其实这个问题我早有困惑。那是来自身边最亲近的观察。我部优秀的前同事,邓湘伟,我叫他湘帅就是如此。我记得那时候我的基金每天上下波动几bp,他的基金每天波动几十个bp。同一个版面上,谁会愿意自己投资的基金每天波动这么大呢?而看着自己的基金稳定的小幅上升,我总是暗自里沾沾自喜。但是,反过来一段时间,我发现我在转债上总是挣不到钱,不仅挣不到钱,还总是小幅亏钱。而他的基金,净值在波动后总是大幅上涨。
     我认真地把我的基金的净值走势,波动率,排名和他的基金的净值走势,波动率,排名,以及我敬佩的前老板,国强在的时候基金的走势,波动率,排名放在了一起。当我看到结果时,难以掩饰自己内心的惊异和激动。我跑去找湘帅说,真正重要的不是日波动率,不是要维持一个拒绝赎回的稳定上涨的假象,而是真正在真正赚钱后带来的长期波动率的下降。维持日波动率的努力会让你倾向于趋势投资,而放下赎回压力,执着于创造价值的投资决策,才是保证规模和回报的利器。
     但这个观点后来还是有修正,因为散户更倾向于看重波动率。他们无法承受一段时间的连续下跌。这个现象今年在机构也体现了出来,一个3周左右的波动就会引发赎回。在2013年,2014年,2015年,很好的业绩的基金规模就是涨不大。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时欠缺表达自己的渠道。
     在现在这个所谓宣传口径下,季报和年报写的越大众化越好,不要发公众号,去外面做演讲的稿子要通过公司内宣传部门审核。很多才华横溢的牛人,去翻看他们的微信朋友圈,只有空空一片。这个行业里宣称的是口口相传的内隐知识。没必要,也最好不要,把自己的感悟告诉竞争对手,更不要告诉一般人。
     开放的姿态和封闭的姿态一目了然。一个神经科医生,通过不断的研究、书写、赚钱,成功地获得了基金投资。而书中显然业内更出名的艾斯曼,却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成立自己的第一只基金。“告诉anybody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件事非常重要,却又没那么重要。这是一个你与自己对话的过程,告诉自己关注的内容,告诉自己哪些地方你还没有想到。结论不重要,思维的过程更重要。但是,没有什么比感知到有公众监督从而更加细致,比有人反馈这件事情,更好的复盘经历了。这会深深地形成记忆回路,促使做的更好。
     巴里,让我太钦佩了!

《大空头》观后感

4. 大空头观后感

   导语:影片根据迈克尔·刘易斯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华尔街金融危机时四个性格怪异的男人抓住机会,从全球经济衰退中捞取了利润,同时他们还试图阻止全球经济的衰退的故事。下面是我为您准备的大空头观后感,供您参阅。
     大空头观后感1     迈克尔·刘易斯,有着华尔街从业经历的美国超级畅销书作家,他的成名之作《说谎者的扑克牌》被公认是描写20世纪80年代华尔街文化的经典名作,2010年的《大空头》延续了刘易斯的一贯风格,同样是描述华尔街“小人物”成功的纪实文学,大胆质疑、抓住漏洞、全力击打、获得胜利,激发人们对资本主义金融文化的反思,高踞年度全美商业图书各大畅销榜首。
     这些“小人物”主要指:三家小型对冲基金的管理人,迈克尔·巴里,斯蒂夫·艾斯曼,查理·莱德利和他的伙伴加米·麦,以及德意志银行的债券销售员格雷格·李普曼。美国房地产泡沫迅速膨胀,华尔街的各大交易所不停追加次级抵押贷款的投资规模,但这一小群人发现了其中的经济学悖论,并对此穷追不舍。他们的调查方式和数据有所差异,但殊途同归,答案都是:次贷市场的狂热扩张即将到顶,随之而来的将会是一场空前的大崩溃,因此他们都选择了——做空。
     这个过程,与其说巴里等人的洞察力令人佩服,不如说,华尔街“精英”们的盲目更让人惊讶。“怎么可能?绝不可能!”是什么蒙蔽了他们的眼睛?巴里等人获得的资料和数据并不是绝密文档,几乎每个华尔街人都可以看到,只要稍加思考,就能找到其中自相矛盾的各种问题。艾斯曼对标准普尔公司的销售代表提问:“如果房地产价格下跌,会对抵押贷款违约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这位代表居然无言以对,因为他们采用的地产市场模型根本不接受负增长。没有什么东西是永远上涨、不可下跌的。这是一个常识,人人都知道,华尔街人士更不可能不知道。当大多数人抱着侥幸心理,以“皇帝的新衣”的态度对待次贷市场的时候,“草根”巴里们就像那个纯真的孩子,一眼看破了市场真正的面目,并且动手戳破了气泡,所以,他们赢了!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当你的想象力已经超越了眼睛所及,这个时候就不要指望眼睛能帮上多少忙。”精英们不仅缺乏想象力,并且长期在安逸的环境中,因而形成了僵化的定向思维。华尔街从来不是一个风平浪静的地方,在大众眼里,金融精英是聪明、敏捷,可以快速应对突发状况的大人物,但这场危机无情地剥下了他们闪亮的外衣,裸呈出内在的`苍白、软弱、保守,以及贪婪。他们按照制定的模型办事,想当然地把世界看成是一个有序且连续的过程,但是,世界并不是连续的,它时断时续地会发生变化;他们按照评级机构的报告分析,却忘记了长久的合作和利益勾连,早就稀释了这些评级报告的权威性,漂亮的账面信息掩盖了背后隐藏的危险。
     这场金融风暴的祸端,和美联储在格林斯潘时代实施的低息贷款政策有关。无保障收入者可以轻易通过贷款政策获得多处房产,各大银行、金融公司对于账面利润的盲目追求,次贷市场、债券及其金融衍生品越来越复杂,都让身处市场漩涡的华尔街人渐渐迷失,甚至连专业人士都不清楚那些复杂的债券的内涵,更勿论洞察其中隐藏的危险。鲜花着锦和烈火烹油,只有一线之隔。豪伊·许布勒,摩根士丹利的明星债券交易员,最终以90亿美元的巨亏,刷新了华尔街历史记录。为什么一个席位就能亏掉90亿?为什么整个公司都没有人发现许布勒即将犯下的错误?连公司总裁约翰·麦克都回答不了。
     金融危机的幽灵依然在世界上空游荡。回望曾经,最让人百思不解的,或许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沉迷于次贷市场的虚假繁荣?《大空头》是一部视角独特、叙事流畅、思考深刻的成功作品。它并非宣扬新的华尔街神话,作者明确指出,巴里等人也有赌博、投机的动机,他们的成功,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们遵循了市场的规律。本书不仅揭示了次贷危机的来龙去脉,更阐明了在群体无意识的氛围里,保持个人自由意志和清醒认知,多么重要!
     大空头观后感2     金融术语就不再赘述,想当年我还翻译过雷曼关于CDO和合成CDO的文章,赚些零花钱,现在想来恍如隔世。还是先说说书中我最钦佩的牛掰人物,迈克尔·巴里。
     他最精彩的发言如下:市场上基金经理评估风险的方法非常愚蠢。他们用波动幅度来评估风险。即过去几年间,一只股票或者债券上下波动的情况。真正的风险不是波动,真正的风险是愚蠢的投资决策。富人们中最富有的那些人以及他们的代表都认为,绝大多数经理人都是很平庸的,比较好的那些经理人能够在低于平均水平的波动情况下,取得平均水平的回报。按照这些人的逻辑,1美元的东西连续3天呈现50美分、60美分、40美分的组合,要低于连续3天50美分的组合。我想说,能够以40美分买入1美元代表的是机遇而不是风险,而且1美元仍然价值1美元。
     书上写他得到的待遇是一片沉默,以及独自一人吃午餐,眼巴巴地看着人们在其他桌子旁边快乐的交谈。
     其实这个问题我早有困惑。那是来自身边最亲近的观察。我部优秀的前同事,邓湘伟,我叫他湘帅就是如此。我记得那时候我的基金每天上下波动几bp,他的基金每天波动几十个bp。同一个版面上,谁会愿意自己投资的基金每天波动这么大呢?而看着自己的基金稳定的小幅上升,我总是暗自里沾沾自喜。但是,反过来一段时间,我发现我在转债上总是挣不到钱,不仅挣不到钱,还总是小幅亏钱。而他的基金,净值在波动后总是大幅上涨。
     我认真地把我的基金的净值走势,波动率,排名和他的基金的净值走势,波动率,排名,以及我敬佩的前老板,国强在的时候基金的走势,波动率,排名放在了一起。当我看到结果时,难以掩饰自己内心的惊异和激动。我跑去找湘帅说,真正重要的不是日波动率,不是要维持一个拒绝赎回的稳定上涨的假象,而是真正在真正赚钱后带来的长期波动率的下降。维持日波动率的努力会让你倾向于趋势投资,而放下赎回压力,执着于创造价值的投资决策,才是保证规模和回报的利器。
     但这个观点后来还是有修正,因为散户更倾向于看重波动率。他们无法承受一段时间的连续下跌。这个现象今年在机构也体现了出来,一个3周左右的波动就会引发赎回。在2013年,2014年,2015年,很好的业绩的基金规模就是涨不大。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时欠缺表达自己的渠道。
     在现在这个所谓宣传口径下,季报和年报写的越大众化越好,不要发公众号,去外面做演讲的稿子要通过公司内宣传部门审核。很多才华横溢的牛人,去翻看他们的微信朋友圈,只有空空一片。这个行业里宣称的是口口相传的内隐知识。没必要,也最好不要,把自己的感悟告诉竞争对手,更不要告诉一般人。
     开放的姿态和封闭的姿态一目了然。巴里的成功成了异常值。一个神经科医生,通过不断的研究、书写、赚钱,成功地获得了基金投资。而书中显然业内更出名的艾斯曼,却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成立自己的第一只基金。“告诉anybody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件事非常重要,却又没那么重要。这是一个你与自己对话的过程,告诉自己关注的内容,告诉自己哪些地方你还没有想到。结论不重要,思维的过程更重要。但是,没有什么比感知到有公众监督从而更加细致,比有人反馈这件事情,更好的复盘经历了。这会深深地形成记忆回路,促使做的更好。
     巴里,让我太钦佩了!
     大空头观后感3     看这本书百感交集,不光是因为次贷毁掉了多少人的生活,更是因为这本书里所揭示的术语,对于外行人来看,都是看不懂的黑箱。每我跟别人说我做债券投资的时候,所看到回应的眼神都是要么闪躲(算了,换个话题吧),要么疑惑(这是个什么鬼东西)。3、4年前,我受邀给客户服务部的同事们介绍债券市场。第一个简单的问题是如何观察债券市场,有哪些指标。这个问题就很难以让圈外的人回答。因为债券市场的成交,特别是信用债市场,单券的成交往往是不连续的,如果你没有一个数据库支持,没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认真观察市场,你都很难说得出今天信用债市场是涨还是跌,更不要说对一个老券(发行比较久、成交不活跃)定价了。所以书里讲巴里的老券难以定价我感同身受。任何一个model都想当然地把世界看成是一个有序、连续的过程。但世界并不是连续的,它时断时续地发生着变化,而且这些变化通常还具备时间相关性。
     国外的定价问题更大。当我几年前第一次看到同事交易,并且听说国外债券交易模式的时候,我惊叫,那就是一个黑箱啊。国内因为有中债登、上清所、交易所三方面的努力,每天都会对全市场进行一个价值的扫描。而国外,只有券商自身对提供服务的组合进行定价估值,而定价估值是要付费的。记得那年我司计划开发一个信用债指数基金,眼见着海外投行拿来国内信用债的定价数据,错到没边没沿儿,那是多么搞笑的事情。
     书上提到的ABX指数,是一个以最活跃的20只CDS产品合成的指数,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之前中信证券做过一版交易最活跃的20只券的债券指数。我不能不说,选择券种加入指数本身就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每天都有成交会带给这些券自然而然的溢价。当然这是对市场变动比较灵敏的数据。因为人们会认为买卖更加方便。但如果你认为活跃券种交易在100元,你的指数外券种就应该交易在100元,那可真的是可笑至极。数据会差的很远很远。

5. 「大空头」电影观后感800字,要自己写的

周末抽空看了一部美国的电影《大空头》,讲的是主人公们在05年发现美国的房地产业泡沫已经成为事实,而对赌房地产会崩盘,到07年大赚一笔的事情,所以他们也就成为做空美国房地产业的导火索。

当他们赚取几亿美元,甚至几十亿美元时,并没有欣喜若狂,而是看到如此巨大的金融危机带来的几百万人失业,几百万人流离失所,矛盾重重。可他们也是实现美国梦的典型代表。美国的法律不会制裁他们,因为他们是合法的。究其原因,是谁造成了巨大的泡沫呢?这才是根本原因。谁造成的原因,谁承担的代价就会更大,当然是美国的银行业。

对比国内房地产行业,算不算巨大的泡沫呢?房价对应收入比、官方公布的7.8亿平米待售库存、空城、房叔房姐、蜗居等等已经说明了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泡沫了吧。可谁应当为此承担责任呢?谁应当为此付出代价呢?谁会做刺破泡沫的人呢?在国内肯定没人敢做大空头的。

刚性需求已经解决不了问题了,改善性需求就别自不量力了。其实,说起这个“刚性需求”这个名词,我觉得无比可笑;但是,我也极其佩服使用这个词用来推销房地产的第一人,太适合这个国情了。先说说为什么可笑。刚性需求是用来形容人与房子的关系的,看似恰当,只不过是一顶好看的绿帽子。房子就是住所,是人类最基本需求的生活资料,它如同温饱一样重要。人类发展的第一步就要为温饱和住所奋斗,因为这是实现安全感的第一步。人类作为灵长类动物在五千年前,甚至一万年前足以解决温饱和住所问题了。发展的进程的下一步,是追求科学、艺术等等更更丰富的物质文化需求。当然这一进程被自然灾害、战争、恶政严重阻碍了。可毕竟还是进化到了文明社会。可就在文明社会的今天,无数的人为这个“刚性需求”疲惫不堪,不可笑吗?这无数的人如果有闲暇的时间,去探寻智慧,去自我超越,这个国家岂不是进步的更快吗?如何适应国情,就不赘述了。

是谁造成的滔天泡沫的应当承担责任,应当付出代价。众多屌丝,因为买不起房,结不成婚,在付出着代价。请比屌丝勇敢一点吧。纸是保不住火的,用什么能包的住泡沫呢?有句谚语:玻璃的宿命是破碎。难道泡沫的宿命能硬的过玻璃吗?

「大空头」电影观后感800字,要自己写的

6. 每一场危机,都不容浪费  - -电影《大空头》观感

电影《大空头》(《The big short》)是根据迈克尔.刘易斯的同名小说改编的传记剧情片,而小说是基于真实人物、真实故事创作的。
  
 电影2015年在美国上映,讲述了2008年次贷金融危机前夕,华尔街的三路人马看穿房贷泡沫下隐藏的危机,抓住机会,通过做空次级贷款证券,对赌当时不断上涨的房产市场,在这一轮泥沙俱下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全身而退,大幅获利的故事。
  
  借用《郑州日报》的评论:“《大空头》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将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债券及其衍生品的起源、发展直至演变为金融危机的过程融入有趣的故事当中,将次贷担保债务权证、夹层担保债务权证 、信用违约掉期等产品的操作技巧和手段娓娓道来,全景式地描绘了一个行业和其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与故事,形成了混乱的交易网,从一个角度揭示了危机的原因和真相。” 
  
                                          
 电影中涉及到很多专业的金融词汇,对于非经济专业的金融小白,我看得是一头雾水。刷了5遍电影后,才逐渐理出一些头绪。
  
  
 首先,理清一下金融术语,其实也是这一波“次贷”危机的底层逻辑。
  
 住房贷款证券化 —   抵押贷款证券化  —  担保债务权证  —  信用违约互换
  
 一,住房贷款证券化:
  
 将原先不易出售给投资者,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性现金收入的住房贷款,变成可以在市场上流动的证券。
  
  二,抵押贷款证券化MBS (Mortgage-Backed Security):
  
 将无数份住房贷款集合成贷款池,再打包成产品,通过标准普尔和穆迪,对其进行信用和风险评估后上市销售。
  
 按照信用评分高低,将MBS分为优质贷款(Prime), 介于优质贷款和次级贷款之间的贷款(Alternative-A)和次级贷款(Subprime)三档。
  
                                          
 次级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非常容易出现违约。
  
  
  三,担保债务权证CDO (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
  
 就像剧中美女解释的,“慢慢优质房贷不够用来组成证化了,毕竟房子和有好工作支持买房的人是有限的。”银行开始把风险越来越高的房贷做成证券,也就是把次级贷款中的一些垃圾的、很容易违约的债券组合打包成新的证券(CDO),重新进行风险评价后销售。
  
 后来CDO 嵌套,又出现了CDO套娃--夹层担保债务权证: CDO2, CDO3, CDO4…… (华尔街喜欢用高深的词汇,让你觉得他们高大上,且擅长通过风险复杂化来掩盖风险)
  
 四,信用违约互换CDS (Credit Default Swap)
  
 向大机构购买CDS,相当于买方赌住房市场崩盘,和大机构对赌。换句话说,也就是购买一份保险,如果房市上涨,买房按月交保险费;如果房市崩盘,大机构支付巨额赔偿给买方。
  
 好了,现在我们的三路英豪要闪亮登场了:
  
                                          
 一,独立的思考者-- 迈克尔·布瑞
  
  
 迈克尔主业是医学博士,投资理财是他的业余爱好。从小只有一只眼睛的迈克尔有点自闭,而自闭让他形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可能正因为这种独立思考,不受他人干扰的品质,他的投资理论被很多人实践并获得收益,于是他投奔华尔街,创建了塞恩基金公司,成为一名职业投资人。
  
  2005年,在阅读、查询了海量的次级贷款债券信息后,迈克尔发现了其中的风险,决定做空次贷市场。于是迈克尔游走于各家投行,最终扫荡了半条华尔街,包括高盛、德意志银行、美国银行、贝尔斯登、瑞士瑞信银行等,总共买进了13亿的CDS。
  
 二,务实的行动者-- 马克·鲍姆
  
 当华尔街精英们都在八卦、笑话“一个傻子在做空房产市场”时,德意志银行的销售经理贾瑞特·韦内德却嗅到了“钱的味道”,意识到这绝对是个赚钱的机会。他开始到处销售CDS,广撒网,多敛鱼。
  
  一天,前点基金团队接到了贾瑞特盲打的电话,幸运的开始了这个“千年等一回的”交易。
  
  前点基金负责人马克·鲍姆是一个华尔街愤青,他的兄弟投资失败后跳楼身亡。他把这归咎于华尔街的罪恶,厌恶华尔街构筑起来的整个金融系统。
  
 贾瑞特给马克团队讲解了次级贷款市场中的风险: 银行把一些卖不出去的1B级、2B级、3B级债券,放到CDO 里重新打包成一个包裹,当包裹足够大后,整个东西就成了多元化了,然后评级机构会给它评为92%或93%是3A级。没人知道这些CDO债券里是什么,一些债券里面65%是3A级,但事实上95%都是次级贷款债券垃圾。2005年,次级贷款的违约率已经从1%升到了4%,如果升到8%,房贷市场就会崩溃,到那时就是世界末日,世界经济也会随之崩溃。
  
 贾瑞德说,“我站在正在着火的房子前,给你们提供火灾保险。” 游说马克做空房贷市场,购买信用违约互换CDS,给这些次级贷款债券买一份保险,如果市场崩了,就可以赚10倍。
  
                                          
 务实的马克团队在对房贷市场做个调研后,发现贾瑞德说的是事实,房贷市场已经泡沫四起,岌岌可危了,当即向贾瑞德购买了5000万的CDS。
  
  
  三,聪明的投机者-- 查理/吉米
  
 查理和吉米是一对车库创业的好基友,利用吉米倒卖帆船赚到的11万,作为启动资金,成立了布朗菲尔德基金公司,四年间就做到3000万。他们想做交易长线期权,前提是必须要拿到ISDA协议(一种保护专业投资者,将业余人士排除在高端交易之外的协议。没有ISDA协议,做高风险交易如同天方夜谭。)但是ISDA 的资金门槛是15亿!被拒的好基友站着摩根大通的大厅里,懊恼、自我解嘲着。
  
 但命运女神待他们不薄,沮丧的好基友在摩根大通的大厅里,无意间看到了贾瑞德的CDS招股简章,搭上了这班幸运号列车—“一生只有一次的交易”。在本·里克的帮助下,好基友拿到了进军华尔街的敲门砖-ISDA协议。所以“上面有人好办事” ,放之天下而皆准。
  
 至此,三路人马都已准备好了,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坐等“世界末日的到来”。
  
 2007年,抵押贷款拖欠额度创新高,但ABX指数不跌反升。违约断供率上升,次级贷款跌了,但由次级贷款组成的次级证券却更值钱了,CDO 的评级也没有被降低。三路人马买的CDS却还要每月支付高昂的保费。
  
 这里面肯定有欺诈行为,马克杀到标准普尔公司--世界权威金融分析和评级机构--去了解评级没有调整的原因。面对马克和维尼的灵魂三问,标普大姐招架不住,说了实话,“如果我们不评级,他们就去找旁边的穆迪公司了。”
  
                                          
 
  
                                          
 看到这里,我头皮都麻了,2019年1月,美国标普全球公司获准进入中国信用评级市场,我们还能相信谁?! 
  
 政府、投行、评级机构、证监会和媒体都捆绑在一起,沆瀣一气, 整个华尔街都在欺诈,都在犯罪! (Everything is SHIT!)
  
  
 而搞笑的是,后来马克发现自己对赌的竟是自己的母公司。这些金融机构因为之前卖太多CDS,而面临破产,付不起保费给做空者。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正中了迈克尔之前的担心。 
  
                                          
 
  
                                          
 各显神通,最终三路人马将CDS出手,对赌成功,拿到了相应的利润。
  
  
 2008年次贷金融危机是美国几十年来最大的金融灾难,并波及到了全球。
  
                                          
 
  
                                          
  但阳光底下,没有新鲜事。下一轮灾难到来之时,我们会是那个逃出生天的幸运儿吗? 
                                          
 
  
  
   
  
 后记
  
 从影片中来的几点建议:
  
  
 1-    失败的投资往往来自思维定势
  
 2-    永远不要随大流,选择是基于事实或结果,而不是看起来熟悉或权威
  
 3-    必须独立思考,不受他人干扰
  
 4-    相信别人,不如相信自己
  
 5-    关注水资源

7. 大空头的影片评价

《大空头》并没有呈现出全部内容,影片太侧重描写按揭贷款,而没有充分表现催生泡沫并令危机加剧的更为复杂的经济因素。影片将金融危机主要归咎于华尔街的贪婪,却忽略了不那么邪恶但更令人信服的原因,故事中包含很多枯燥的金融原理,这也是该类题材的电影长期以来被忽视的原因。影片没有回答更大的问题,次贷泡沫是如何形成的,坚信次贷泡沫永远不会破灭的信念又是怎样形成的。答案在更广泛的宏观经济和社会力量中,但这些因素在电影中几乎没有提及。 (《华尔街日报》评)《大空头》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将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债券及其衍生品的起源、发展直至演变为金融危机的过程融入有趣的故事当中,将次贷担保债务权证、夹层担保债务权证 、信用违约掉期等产品的操作技巧和手段娓娓道来,全景式地描绘了一个行业和其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与故事,形成了混乱的交易网,从一个角度揭示了危机的原因和真相。 (郑州日报评)该部金融喜剧把一堂信息量密集的课程变成一出后现代闹剧,电影在讲述上有种不容忽视的愤怒感,但导演为了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尽量把节奏放的非常快,就像是一边读着凯恩斯一边骑着摩托车在跳火圈。 (《综艺》评)

大空头的影片评价